海珠区李阿姨的丈夫患有静脉曲张,在某三甲大医院看了专家号,专家建议手术,可是排了一年还遥遥无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李阿姨带着丈夫到社区医院问诊,社区医生详细解释了静脉曲张的日常护养方法,并建议他们穿静脉曲张袜试试。李阿姨说:“按照社区医生的指导,现在我老公的静脉曲张已经好多了,真的很感谢社区的医生!”
截至今年5月底,广州城区共设置1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基本形成了城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在海珠区,90.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每2.01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居民从家里到最近医疗点的实际平均步行距离787米,步行所花的平均时间为13.3分钟。
今年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1大项37小项,实现了城市和农村实施相同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市共建立800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还有专项档案。
便宜药价完善覆盖引导居民就近看病
家住越秀区诗书街的李阿姨患有高血压。以前在省级三甲医院排长队的她,发现社区卫生中心的基本药品比大医院要便宜不少。“100元左右的药,社区医院要比大医院便宜10元到15元左右。”现在,李阿姨经常拿着三甲医院的处方,到社区医院开药。
诗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鑫院长告诉记者,在以往“以药养医”的体制下,一般医院药品零售价格要比进价贵15%左右。实施新医改以后,社区卫生中心从此彻底告别“以药养医”,基本药品实现了进价和零售价之间“零差价”,社区医院药品价格反而要比二三级医院便宜15%左右。
另外,今年起广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从2010年的每服务人口25元提高到40元,提高了60%。如今,在社区卫生中心看病越来越便宜,挂号费、诊疗费全免,药价更便宜。金鑫告诉记者,在诗书街社区卫生中心,平均一张处方的花费是59.3元,比2010年下降了18%,并大大低于全市平均处方费用的90多元。
便宜的药价、完善的覆盖、良好的就医环境,逐步引导广州居民就近就医。据统计,2011年,广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45.61%,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不逼社区医院搞“创收”重塑医者信念
李九莲是海珠区素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以前医生既要给病人看病,又要想着‘创收’。什么工作都做,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实施新医改后,社区医院实现了收支两条线。社区医院的日常支出财政全额负担,医生再也不用‘创收’了,能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工作。”李九莲告诉记者,素社街刚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许多居民感到很陌生,现在一些老街坊买菜途中都会到社区医院坐坐,跟医生聊聊健康那点事。
与患者距离的拉近,改变了李九莲的想法。“我现在认识到,大医院的医生虽然更专业,可是有很多事是他们做不了、必须由社区医生做。我们社区医生,就是要通过日常健康的管理来预防大病。”
去年,街道有一位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到了社区医院做体检。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发现老人不断地咳嗽,虽然体检项目不包括肺部检查,但医生仍耐心建议老人做进一步检查,后来发现了早期肺癌。老人的儿子非常感激社区医生,他说:“虽然社区体检是免费的,但质量不打折,医生的检查和服务甚至更耐心细致。”
医改仍有改进的空间。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反映,全科医生的配备不足。按照广州的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每万人配备三名全科医生、三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医生来配置医疗力量,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不少社区医院发现即使按照这一标准配置,医疗力量仍然显得不足。
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冠心病等“富贵病”已经成为广州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李九莲呼吁:“如果不及早干预,将为治疗慢性病付出高昂的代价。希望年轻人都更加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参加日常健康的管理。”
来源:南方网—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