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人才、品牌诸多方面支持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首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将于本月16 日在东莞举行,东莞市委市政府给全市上万家加工贸易企业送上了一份“大礼包”———“1+10”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体系(以下简称“1+10”),从资金、人才、品牌等诸多方面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有企业坦言,创新和做品牌需要大量资金, 得到扶持后,全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必将加快。另有专家学者看得更为透彻,“政府在送出‘真金白银’的同时, 也释放了一个导向信息,鼓励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得到政府扶持,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有望加快
“转型升级”是政策灵魂
据了解,在“1+10”中,“1”是指《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意见》, “10”是指落实《意见》的10 份具体实施办法,包括《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不停产转为“三资”企业操作办法》、《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记者查阅发现,10 个配套文件共计271 项条款, 转型升级路径方面的条款就达到168 条。
在所有的条款中,共有69%的条款得到了补充、修改、完善和创新。例如,企业国内注册商标,由据实全额资助改为每个商标资助2000元,每家企业最高5 万元;企业境外收购品牌,由每个收购项目最高20 万元改为每个企业每年最高100 万元。
支持小企业向银行贷款
东莞现有超过11000 家加工贸易企业,想扩大生产、转型升级的话,“融资难”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方振兵在东莞厚街镇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鞋厂,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说:“今年以来,我们厂的订单情况还算不错,所以我打算把规模扩大点。可是我算了下,账面上的流动资金有限,如果把这些钱用于扩厂的话很危险,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买设备、招工人、扩厂房等,这笔资金的缺口大概在40-60 万元之间。”方振兵说,自己曾向多家银行申请过贷款,但是由于现在租用的厂房是村里面的,没有房产证,能抵押的只有机器设备,因此银行以风险大为由,拒绝了他的贷款申请。
如今“1+10”中的《东莞市优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服务环境实施办法》就明确规定,“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增强企业转型融资支持。落实融资扶持。”对此,方振兵直言,暂时还没有政府人员上门宣讲“1+10”,“希望政府精心制订的这些政策能最终落到实处, 如果不问责、不进行绩效考核的话,我觉得这些措施很难完全被执行。”
创品牌每年最高获50万元
缺乏品牌,这是东莞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短板之一,“1+10”中把企业创建品牌和购买品牌都纳入到了支持体系之中。《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境外注册商标的,按照注册登记审核费用的50%给予资助,每个商标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高资助5 万元,每家企业每年累计最高资助50 万元。
位于东莞大朗镇的健泰花边针织有限公司就是通过创建品牌, 找到了一条转型的“捷径” 。据董事长王添财介绍,该公司主要是做内衣厂家的材料供应商, 也自创了品牌, 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我们在转型之初缺乏资金, 一开始只能是先尝试,风险很大;其次对于新品牌来说,曝光率不高,需要大量资金。‘1+10 ’政策中有很多扶持的办法, 如果我们能得到扶持,就会加快脚步。”
像健泰这样重视品牌的企业,东莞还有不少。据东莞市外经贸局统计,自2008 年以来,全市加工贸易企业共培育出自主品牌2257个,收购国外品牌397 个。
政策扶持很有力
其实过往的四年多时间里,东莞出台了大量的帮扶政策,为何此次还要推出“1+10”呢?东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邓涛说,“1+10”体系是以现在政策措施为基础, 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总结完善,突出对企业帮扶的实效性。
“1+10”的出台,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认为,该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予企业一些实际的优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明确政策的导向, 让企业自行转型升级。东莞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全国树立一个通过系统整合和优化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样本。
东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查日升很看好“1+10” 的作用, “政策中有不少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措施。以企业国内注册商标资助为例, 《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由据实全额资助改为每个商标资助2000 元, 每家企业最高5 万元。此外, 还新增了不少政策, 包括‘广东省外经贸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自主国际品牌’ 企业奖励、搭建东莞名品(牌) 内销平台、境外引进先进技术补贴等。这些都能给正在转型升级的, 或者说未来要转型升级的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以说是‘真金白银’。其次, 它是政府放出的一个导向信息, 就是要鼓励和扶持企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