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标准。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5%以上,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80%以上。本科院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40%以上。”……今年教师节,省委、省政府以一系列“强师惠师”的政策作礼,向辛勤的园丁们致敬。
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内容涵盖了学前教育、中小学含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层次的师资达标和素质提升措施,并在教师管理制度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改革。《意见》明确,“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将从新增教育经费中安排5亿元作为“强师工程”专项经费。
幼儿园教师达标工程促“增量” 优“存量”
一直以来,幼儿园教师“无证多,学历低”的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对此,该工程首先从源头着手,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根据要求,从明年起,新入职幼儿园教师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
为了提高合格幼儿园教师的数量,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依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并联合省内具有教师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等紧缺学科教师;加强幼儿师范学校建设,着重为农村培养合格学前教育教师。
在促“增量”的同时,还要优“存量”。据悉,我省将出台幼儿园教师管理办法,以公办公益幼儿园为示范,开展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培训;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在岗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促使在岗幼儿园教师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近年我省实施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的实施范围,将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省里亦将设立专项经费,开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每年将培养10000名。
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推动建立特殊教育专业
《意见》明确,要建立编制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各级政府要按编制标准核定公办学校含幼儿园教职员编制数,并按核定的教师编制及时足额配备教师。严禁在有合格师资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严禁聘用代课人员。
对于农村边远地区,将适当考虑增加教师编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与开展小班化教学相适应的编制标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按照生师比、班额等因素综合确定学校教师编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要参照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配备教师。
而在特殊教育领域,由于学生在身体上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需要根据其身心状况开展各种辅助教学,因此对特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是,我省如今并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特教老师依赖于省外的特殊师范教育学院培养,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加快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成为方案中的一大重点。
据悉,教育部门将积极推动华南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建立特殊教育专业,并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计划,省级将每年培训特殊教育骨干教师100人。这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
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提升工程财政资助聘用高技能专兼职教师
我省将实施能工巧匠进校园计划,面向社会广泛吸引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充实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逐步扩大从企业吸收优秀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的比例。开展紧缺专业特聘教师引进培养工作,聘请一批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企业专家为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在职业院校内建立行业、企业名家工作室,推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参与企业技术创新。
根据部署,我省将在一些工科院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班培养规模。对此,我省将每年资助省属职业院校聘请300名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带动各地和各校聘用高技能专兼职教师。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技能人才吸引计划则摆在首位。据悉,省里将落实聘用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吸引应用型专业课教师到高职院校任教。同时开展高职院校骨干教师素质提高培训,计划5年完成国家级培训3000人次,省级培训10000人次。
高等教育“育英培青”工程引才工作有望纳入高校领导考核
根据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育英”计划,我省将深入推进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一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并依托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积极支持高校参与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竞争,5年内,新增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00人。
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计划中,全省高校引进高水平学科专业带头人将在5年内达500名,资助引进人才项目500项。此外,将争取出台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考核办法,将引才工作纳入校领导考核体系。
而“要将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统一规划建设,鼓励高校按规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教师公租房,解决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住房问题”,更是提升我省人才吸引力的有力举措。
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我省则计划在5年内资助2000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海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访学,并资助3000名青年教师到国家“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开展学术研修。
教师管理创新改革工程研究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
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我省将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制度,逐步提高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基本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
为了提高各教师岗位的专业性,我省更将探索符合不同学段、专业和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健全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职务聘任和聘期合同管理制度。鼓励普通高中聘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的专业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聘用能工巧匠、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社会各界卓越人士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
除了严把“入口关”,我省还将研究建立不合格教师合理退出机制,教师职业能“进”不能“出”的局面有望打破,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强师工程”实施列入党政干部考核
政策答疑
南方日报:我省民办幼儿园占“大头”,如何促进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园的标准配置教师?如何提高民办园教师素质?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首先要加强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将民办学校校园长和教师全面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支持民办学校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其次,民办学校须依法与教师签订合同,规范合同管理,建立健全教师的个人档案,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合法权益,按规定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待遇方面,各地级以上市制订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水平指导意见。
南方日报:如何保障边远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的师资配备和教师水平?
罗伟其:我们将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根据生师比、班额等因素综合统筹配置各类型学校尤其是边远农村学校教师数,确保边远农村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每班至少配备1名教师;5年内各地应补齐补足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并会在每年资助1000名山区优秀骨干教师,以稳定山区骨干教师队伍。
对于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省里将支持部分县市开展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
对于农村教师的学历提升,省里除了每年资助500名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报读教育硕士外,还会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每年省级开展置换培训2000人、跟岗培训3000人,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优质师资比例。
南方日报:对于各地市教师培训经费的落实有何保障措施?
罗伟其: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重点要逐步从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向提高教师素质与完善办学条件并重转变。各级政府要设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推进本地区的“强师工程”,按规定落实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教师培训、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教师表彰奖励等经费。
我省将制订《强师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和《强师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的监管,加强项目和效益评估;将“强师工程”实施列入基础教育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作为教育强县市、区、镇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县区督导检查的重要指标;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培训教师
80余万人次
数据说
近5年来,我省通过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学历提升,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等措施,促使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全省共培训在岗教师80余万人次;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从88.9%、97.1%和99.6%上升到95.5%、98.9%和99.8%;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具有中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从55.9%、48.2%和51.5%上升到60.3%、55.8%和61.7%。
职业教育方面,采取了“能工巧匠”进校兼职,“基地+企业”共同培养等方式,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已占专业课教师的45%,比2007年增长17%,处于全国前列。
高校教师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692人,占专任教师的18.9%,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6814人,占专任教师的44.4%;同2007年相比,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由6941人增加到9798人,增长41.2%;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由18360人增加到21610人,增长17.7%。
从关注教师生计
到提升教师素质
记者观察
事实上,广东各级政府近年来对于教师群体的关怀从未间断。
2007年以来,我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五大工程之一;2008年9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会议,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广东省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和《广东省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工作方案》。
2011年10月,省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召开全省教师工作会议,决定省财政5年内安排25亿元实施“强师工程”,并制订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意见》中,除了重申教师待遇的保障要求外,在资格认证、在职培训、编制管理、资助奖励等方面作了更详尽的部署。
从以上举措中不难看出,随着教师待遇得到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已从解决教师的生计问题,逐步转移到提升教师的素质内涵。这是向“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将为我省转型升级迫切所需的实用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地市经验
广州
促进教师队伍
城乡一体化发展
广州市共有10个行政区、两个代管县、8个广东省山区镇,人口1400万,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异明显,教育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广州市基础教育水平城乡差异明显,城乡之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专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促进教师队伍城乡一体化发展,广州从“十一五”开始,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认真实施“一二三”教师发展战略。
“一”是指构建一种教师培训模式,促进全市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发展。其以网络远程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满足全市14万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共性需求;以面授培训为主要形式,强化骨干教师培训和各项专题培训;并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开展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个性化培训。
“二”是指推进两项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包括“农村教师分学科培训工程”、“教师网络教研工程”。一方面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工程和结对帮扶等措施,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网络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教学水平同步发展。
“三”是指实施三项教师资源共享计划,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全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实现整体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深圳
建设高素质
专业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深圳市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有明显成效。据统计,深圳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757所,较建市之初的341所增长了4倍;教职工12.3万人,较建市之初的2977人增长了40倍,其中专任教师8.33万人,增长了34.4倍。
由此可见,深圳市的教师结构呈现学历高、职称高、层次高、年轻化的优势,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特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基于此,该市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着力于专业化培养。
首先从宏观布局,完善体系,加大了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力度,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制度,构建和完善教育领军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其次是强化品牌,通过出台《深圳市中小学教师海外培训提升计划》、优化项目海外培训选点、优化选派机制等措施,专业化提升教师海外培训质量。此外,该市在培养高端人才的同时,也着力夯实基础,全方位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每年完成中小学教师培训160万学时,探索出了一条以专业化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在2010年10月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同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今年3月正式以市政府名义印发。
《意见》作为指导未来5-10年深圳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实施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通过为人师表工程、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教育英才工程、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师资建设国际化工程5大重点工程。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