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广东工人工资普遍在3000元人民币以上,而在孟加拉、柬埔寨,人工成本仅是广东的四分之一。”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佘文静1日告诉中新社记者,该公司从去年起已陆续在海外投资设厂。
第112届广交会进入由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构成的第三期,记者1日走访展馆了解到,受制于近年来土地、能源及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中国东部沿海制造业产业外移步伐明显加快。
“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成本反应敏感,向低价区域转移是大势所趋。”但佘文静也表示,该公司在孟加拉、柬埔寨的工厂受当地工人技术水平限制,仅生产较为基础的服装款式,而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交通运输延时也时常为企业添忧。
随着中国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他处转移,当地劳动力水平偏低、基础设施及配套产业不完善等问题随之暴露,往往让企业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
浙江爱丽芬集团3年前将部分服装生产线转移至湖北,虽然当地平均人工成本比杭州便宜近700元,但公司仍有不少苦恼。
“我们的管理人员和当地工人在观念上存有差异,难免导致双方产生纠纷。”该公司参展商黄宁说,更让企业揪心的是不断攀升的运输成本,“我们要把原辅料运至湖北,制成成衣后再运至港口,这一来一回成本并不低。”
近年来,为抓住沿海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多个省份出台了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但与“引凤”而来的产业不相匹配的是,当地配套产业发展尚不完善,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业务主任张爱凤说,公司几年前在江西设立了工厂,主要生产鞋子,因当地工厂缺乏,产品的大部分原辅料及配件等都是自产自销。
“河南、河北、安徽,就连孟加拉也来宁波招过商,但考虑再三我们还是没有投产。”宁波展商朱飞龙告诉记者,产业转移并没有想象中轻松,企业的问题往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在朱龙飞的展位里,各式针织衫做工非常之精细。“我们近几年一直在推进自动化生产,用工量减少50%以上。”在朱龙飞看来,一味将生产线向更低成本的地区转移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必须不断改善技术,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