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拟对特别拥堵路段及区域,探讨征收交通拥挤费的可行性。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玉浦率队调研我市交通情况,市交委在汇报中透露了以上信息。不过,征收交通拥挤费目前并没有时间表。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谭国箱,副主任周光明、罗莉,秘书长张士明参加调研。
早高峰平均时速超30公里 下午5时30分,在福田交通枢纽,刘玉浦一行走进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
号称“亚洲第一屏”的长30米、高6米的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当天即时的交通信息,华强北等中心区的部分路段已开始拥堵。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注册机动车达到222.3万辆,每公里道路车辆密度360辆,车辆密度为全国之冠,远超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
随着我市交通执法力度的加大和市民守法意识的提高,我市交通秩序有所好转。今年前11个月,北环、深南、红荔等10条主干道平均车速保持在时速50公里以上。在早高峰时期,全市平均车速在30.77公里/小时,较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20多公里时速要快。
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一年增加机动车30万辆,交通压力较大。
交通拥挤收费没有时间表
如何缓解交通压力,是交通管理部门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市交委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委正推动出台《停车收费管理政策及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调整停车收费力度,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将停车收费标准调整后政府所增加的收入纳入交通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城市交通。对特别拥堵的路段或者区域,探讨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性。
市交委同时也表示,目前交通拥挤收费还停留在研究的阶段,采取何种形式收取、何时开始收取,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记者了解到,在国外,征收拥堵费的形式和标准各有不同。有的采取电子公路收费制度,主要针对进入中心城区的车辆,不同地点和时间段收费不一样;有的则是根据通行时间及载客量多少来决定是否收费。
作为缓解交通压力的另一项举措,我市也将学习新加坡、香港等国际城市的做法,研究制定交通影响评估标准。这意味着,今后的城市规划,除了须进行环境评估外,还要进行交通评估,以确保城市发展与交通配套的协调。
两年内取消黄标车
拖着黑尾巴的黄标车是空气主要污染源之一。“我们将在一两年内取消黄标车。”市交警局负责人在汇报时透露这样的信息。
据了解,从2005年实施黄绿标制度并对黄标车限行以来,7年时间里,深圳通过报废和转出登记,共淘汰黄标车近10万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仍有接近30万辆黄标车。如果我市在一两年内取消黄标车的话,意味着可能实施更为严厉的管制政策,使这 30万辆黄标车加速退出市场。
校车将配“电子身份证”
校车安全一直牵动社会各方神经。市交警局介绍,目前市发改委已将RFID电子车证项目建议书报市政府同意,下一步,拟在校车、泥头车等8类特定车辆上试点应用该电子车证,通过建立电子标签身份认证体系,力争实现车辆轨迹的动态管理。
RFID电子车证运用射频识别技术,每张RFID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UID号码。“运用电子身份证后,如果还有人幻想用粘不干胶、贴塑料纸等方式躲避电子眼,都将成为浮云。”业内人士评论说。
此前,在大运会期间,我市曾为会议车辆制发电子车证1.73万张,构筑起快速查验、精确识别、智能化车辆管理新体系。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