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培育500家高成长性民营企业


时间:2013-01-28





南方日报讯 要提升广东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经营规模超100亿、500亿、1000亿的大型骨干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怎么培育?

  “广东正在制定一个培育500家高成长性民营企业的计划。”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昨日在省人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营改增”为中小微企减税百亿

  “追兵”逼近、忧患感、危机意识等词汇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频频出现。在昨日省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抛给李春洪的第一个问题也是围绕这一主题。

  李春洪列举了一组数据来说明江苏与广东之间的对比,他特别提到,广东接下来要加快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

  李春洪说:“我们民营经济的总量是超过江苏的,但民营经济的组织度不如江苏,骨干企业相当于江苏的1/4都不到,从500强来讲,我们是23家,江苏是118家,差不多是1/5。”

  “下一步,我们对培育骨干企业特别是骨干民营企业要下大功夫。”李春洪透露,广东将出台一个培育500家高成长性民营企业计划,目前这个计划正在制定当中;另外,推进税制改革,通过把营业税转为增值税,今年将为企业减100亿元税收,受益的主体是中小微企业。

  简化企业投资审批手续

  在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广东今年会有大动作。李春洪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省里已经启动相关调查研究和谋划,并制定《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并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我们再做一些补充修改,很快发布”。

  按照现行投资管理办法,企业投资重大项目从申请到开工建设,办理有关手续约需310个工作日,实际操作起来更加耗时。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昨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广州代表团进行分组审议,来自国企、民企的粤商代表频频抢麦,疾呼广东要加快发展。

  粤商可以相互借船出海,做大广货品牌

  “作为企业代表,听了报告我压力非常大。”省人大代表、广州万宝集团董事长周千定第一个发言。他直奔主题,说企业发展到今年遇到了瓶颈。万宝要在“十二五”期间打造经营规模500亿元的大企业,就要解决下一步发展动力问题。

  周千定重点提出了创新驱动、营销模式和“走出去”三方面的问题。“我们的产品与世界500强相比差别不大,但是一提到元器件、技术研发,尤其是基础研究、原创研究方面差距很大。”周千定说,报告中提到我省去年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已提高到2.3%,但是如果要加快创新驱动,还是按照2%—3%投入,要跟上世界500强就有一定难度。由于受到电商等新模式的巨大挑战,大型企业必须发展新的营销模式;世界需求萎靡,但危中有机,粤商“走出去”必须有所作为。

  作为广州知名的民营企业,省人大代表、立白集团董事长陈凯旋认为,打造骨干民营企业,要资源整合、品牌整合、优势互补,做强做大广货品牌。

  “广州市有很多老品牌,很多都是上百年的老字号,但广货要走向全国,能叫得响的品牌有多少?”陈凯旋提出,打造500亿元、1000亿元的大企业,除了企业本身一步步做大,还要靠相互兼并、相互合作、相互参股,才能快速发展。

  陈凯旋建议,政府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拆除无形的“弹簧门”、“天花板”,让国企、民企共进。政府也要加强扶持,让粤商可以“抱团”、相互借船出海,做大广货品牌。“为什么外省有这么多大企业?因为除了垄断性行业外,其他都对民企放开,允许参股甚至兼并。

  广州市有很多老品牌,但都没有放开,为什么不能允许民企参股呢?我们负责销售,他们负责研发,这是非常好的合作。”

  让国企实力、民企活力在政策法规内共融

  加大民间投资,扶持中小微企业,也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广州与天津比,很重要一方面是民间投资不如人家。”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插话说。

  “山东、天津的民间投资比广东高,与广东的民间投资环境有关。”陈凯旋提出,粤商每年对外省投资都是“逆差”,据不完全统计,粤商在省外至少每年投资超过1000亿元。“为什么不通过政策、环境引导,吸引一些投资来广东呢?”

  省人大代表辛瀑提出,广东经济真正有活力,要看中小企业的发展。“没有小企业就没有大企业,小企业生存条件好了,大企业一定不会差。”他建议,政府扶持小企业的思路要更新,不要盲目“催肥”,要下大手笔,鼓励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长。

  省人大代表、广州海印实业集团董事长邵建明也认为,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就业等方面贡献,尽快简政放权,尽快落实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不能光喊口号,要有更多具体行动。”

  多位代表呼吁,政府要打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在政策法规内共融。

  为此,方案提出,到2015年,我省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将压减70%左右,办理时限将总体缩短50%左右,地级市以上投资审批和备案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0%。

  广东这几年一直在谋划和推动改革,特别是去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后,广东新一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全面启动。

  李春洪说,全省取消和调整两批共383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去年在广东省境内取消66项行政审批,有34项下放到广东来,现在正在研究怎么进一步放权。同时,还在推行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的改革,“网上办事大厅”已开通运行。到目前为止,首批45个省级单位共1106项服务事项、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共18879项服务事项顺利进驻。

  “广东不能再靠拼资源和拼政策了,这些已没有优势,创造优势要靠环境,要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把越来越多优质资源吸引到广东来,以此提升广东经济发展的水平,促进转型升级,提高我们的竞争力。”李春洪指出。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