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将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国务院的改革方案是对广东改革的充分肯定,也将进一步推动广东加快改革的步伐。”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春洪表示,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总结和吸收了广东的经验,比如大部门的改革,广东最先在深圳、顺德等地试点。
另外,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方面,广东也走在全国前列。前者,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成立了社工委;后者,相关试点从顺德、横琴到东莞、惠州、深圳,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效果。
全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已经启动。对于广东是否会根据国务院方案进行相应调整,李春洪表示,国务院并未要求地方职能部门全部对口,“这为地方改革留下了空间”。“我们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精神,根据广东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广东的改革”。
合并机构 理顺体制“一竿子插到底”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不断涌现,涉及监管部门达10多家,使食品监管体制“九龙治水”、甚至被戏称为“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
本轮机构改革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根据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以前分散的、涉及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的几个部门整合,实行统一监管。
“这次机构改革改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改得很好、很痛快!我举双手赞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把国家食安办、工商、食品药品监管、质检等部门的相关职能有机结合,实现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环节“一竿子插到底”,这是非常大的进步。他认为,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点类似于欧洲“从头管到尾”的体系,分工明确。此番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后,部门利益将大大减少,为真正地严格执法建立了很好的平台。
本次机构整合还涉及: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组国家海洋局、重组国家能源局。
著名的“专家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对卫生部与计生委的职能合并高度肯定,认为这将为进一步改革营造新氛围。他表示,中央这个决定非常正确,这一方案是在大卫生框架下的考虑,也是从卫生健康统筹角度的考虑。“以前计生委就曾经挂在卫生部下面,现在合并也是考虑到一定的医疗技术问题,比如结扎等都是医学问题,所以合到一起是很合适的”。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教授雷晓凌认为,几大部门整合得很好,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她认为,目前的食品安全法量刑、处罚还不够严厉,建议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按照年营业额、月营业额的一定比例量刑。如果食品安全危害到公共健康和人身安全,就等同于犯罪,建议适用刑法。
“大船调头没那么快。”雷晓凌也指出,机构整合需要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可能要用一到两年才能解决部门职能衔接问题。
削权放权
让全社会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四个“减少”体现出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的思路。
“这次机构改革出台很及时,符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李春洪认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了“该放权的要放权,政府该保留的职能、该管住的事项还是要管好”。
李春洪说,从改革方案来看,一部分职能被中央政府下放到地方,目的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如国务院向省下放部分审批权。另外,把部分职能在同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转移和分配,按“一件事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来进行整合,相同或相近的职责和业务就由一个部门来负责,这就解决了职责不清、交叉重叠、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如能源局和电监会的合并,把分散在有关部门对食品药品监管职能整合起来。“这样减少了过去的职责不清或交叉所带来的互相推诿、扯皮等效率不高、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改革方案中提出将更多的权力“下放地方”,并给地方机构改革探索留下余地,对地方机构设置不要求完全上下对口。
“这次改革与以往所不同的是,首次提出政府要向社会放权,要让社会力量来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李春洪指出,过去政府机构改革,只是把职能在上下级政府或同级部门之间进行转移,但这次有部分职能要向社会组织转移。他认为,能否巩固这次改革的成果,关键在于社会组织能否“接住”这部分职能。
李春洪表示,历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都是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矛盾来进行相应调整的,这次也是如此。他还特别提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所反映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在这次改革方案中均有所体现。
他同时指出,虽然政府简政放权了,但面临的压力和任务反而更重了。他说,职能转变后对政府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发展趋势的研判、制度机制的设计和全局性事项的统筹管理等等。
来源: 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