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延长线
“广东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在今年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面对中外记者开诚布公地指出,粤东西北地区12个市人均生产总值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广东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本月20日举行的省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胡春华又多次强调广东要加快发展,尤其要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
使命如战鼓,鼓急催征人。区域不平衡,是广东发展必须破解的突出难题;粤东西北能否迎头赶上与珠三角携手并进,决定着广东经济能不能飞得更高更远。连日来,粤东西北各地相继召开会议,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部署各项落实措施。增强紧迫感,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成为粤东西北各地传递出的共同信息。
两会好声音
变后发优势
为发展优势
粤东西北如何加快发展,广东的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他们认为,从发展现状看,粤东西北固然是广东的“短板”;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又为广东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腹地和空间,更是广东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不少代表说,加快发展不能走传统粗放型老路,要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化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立足海洋资源做大海洋经济;工业发展要防止“小散乱”扎堆,要提前谋划,规划建设产业集群;实施城镇化战略,推动区域中心城市扩容提质。
立足生态优势做文章
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乐昌沿溪山茶场场长刘志强提交了一份很有含金量的建议:将韶柳铁路建设项目调整进国家铁路网“十二五”发展规划。
“粤东西北地区要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是先导,高速公路、铁路尤其重要。”刘志强表示,韶柳铁路将通过连山、连南、连州、乳源等地,这些地方属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资源丰富。铁路开通后,将加快推动粤北山区发展。
不少代表不约而同地谈到,粤东西北很多地方属于生态发展区,其发展不能走传统粗放型发展老路,而是要扬长避短,立足生态优势做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市长谭君铁说,梅州要加快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做到既保护青山绿水、守住生态屏障,又打造金山银山、幸福人民群众。
“我们将积极动员全市上下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全面彰显后发优势。”谭君铁说。
“绿色食品、旅游产业应该成为发展重点,用足生态优势,粤北完全可以改天换地。”刘志强说。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粤东西两翼有不少地区临海,拥有丰富的海岸线资源。全国人大代表、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这些地区有条件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
“汕头、揭阳都出台了海洋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海港、渔业及临港工业初具规模。同时,揭阳空港带来了高端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空港经济发展迅猛,已开始辐射整个潮汕地区。”向晓梅直言,潮汕地区的海岸线资源并不差,但和深圳港、南沙港、湛江港相比,港口发展较为落后。“潮汕揭3市有必要加强统筹、协调,尤其在港口资源、航线的优化组合,临港产业的布局方面。”
全国人大代表、揭阳市化工新材料协会会长李林楷说,后发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走老路子,各色项目“一哄而上”,“小散乱”扎堆,而是要提前谋划、布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一个区域的竞争就是城市的竞争,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决定了区域整体的质量和水平,粤东西北不少地区已关注到这一核心问题,正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谭君铁说,梅州主城区人口不多,产业集聚力弱。通过新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手段,使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到120万。同时,带动各功能区和县城、中心镇的建设,形成较为合理的城镇体系。“我们正照新型城市化的要求,遵循梅州城市发展的产业布局和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要求,来对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南方日报记者 黄伟
关键词:实干“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本月20日上午,在省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云浮分会场,云浮市长助理、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列海坚认真做着笔记。“对广东来说,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曾在经济发达的顺德担任过常委的列海坚认为,粤东西北城市虽然目前发展落后,但今后肯定是广东重点发展地区,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粤东西北发展时不我待。云浮市委书记黄强认为,加快发展是全国大势和潮流,是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云浮发展只能快、不能慢;河源市市长彭建文表示,广东面临着各省份竞相发展、追兵越来越近的压力,粤东西北地区需要在加快发展中优化经济结构。
如何扛起这一重任?“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李克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的这句名言,近日被多位粤东西北党政领导引用。在各地有关贯彻“两会”精神的工作部署中,“实干”成为第一要义。
潮州市委书记许光表示,潮州将同时启动“民营企业服务年”、“基础设施会战年”、“机关作风转变年”三项活动,将“两会”精神部署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强调,要以实干开创未来,要敢打硬仗;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号召全市上下干好本职管好自己,立足本职、立足实际;彭建文则要求河源市各级干部“脱了鞋子下水干”、俯下身子抓落实。
关键词:产业依托资源禀赋探索新型工业化
“实”既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发展思路。过去数年,粤东西北地区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引进实业项目,努力探索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发展平台的落子布局,推动着粤东西北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
在东西两翼,一条海洋经济带正在崛起。随着东海岛上钢铁、石化两大项目的全面开工,湛江今年将进入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数量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大建设时期;阳江市委书记魏宏广说,该市将打造国际海洋文化休闲度假带、新能源产业带、临港工业产业带、现代渔业产业带、特色海洋科技产业带以及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带,加快蓝色崛起;揭阳市委书记陈绿平表示,揭阳将依托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谋划启动建设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装备制造、滨海休闲旅游四大板块的海港经济区,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海港产业经济带。
今年,粤北各市也将继续沿着“绿色崛起”的道路前行。梅州市市长谭君铁表示,梅州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文化、生态资源禀赋,培育发展旅游度假、健身养生、电子商务等幸福导向型产业;河源今年将加快水产品产业园和稀土产业园的规划建设;云浮提出争创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生态产业;韶关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百项工程正全面展开;清远则将加快陶瓷行业和再生金属产业的技术改造。
关键词:交通重点工程锁定高速铁路公路
产业集聚带来的巨大人流与物流,让粤东西北的交通需求空前高涨,更凸显出当地基础设施的不足。为突破这一瓶颈,粤东西北不少城市都在近期启动了交通设施“大会战”。
在粤东,潮州将今年定为“基础设施会战年”,全力推进厦深高速铁路和潮惠、漳玉高速公路潮州段等重点项目,抓好潮州港铁路支线、码头、公用航道及西澳港区项目的规划建设。汕头市市长郑人豪表示,今年将突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港口、铁路、国省道改造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形成粤东地区1小时经济生活圈,并与珠三角、厦漳泉构建2小时经济生活圈。
在粤西,湛江已启动“三环四通”规划建设,“三环”包括市区环、湾区环、半岛环等三个环线交通系统,“四通”则是指“对外通高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快速、村村通公路”。据测算,“三环四通”项目规划建设(改造)的公路总里程达到1.17万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223.14公里,总投资882.48亿元。
在粤北,梅州把“构建大交通”作为今年的头号工程,计划抢抓厦深高铁年底通车的机遇,推动厦深高铁至梅州连接线尽快立项、尽早动工;确保畲华高速公路今年内动工,力争开建梅漳高速、环市高速,加快推进大潮高速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底动工;梅州新机场的选址也将在今年展开。
关键词:民生严控三公支出 办好惠民实事
粤东西北加快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持续改善民生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粤东西北各地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诸多举措中,办好民生实事也是重点内容。
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表示,汕头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绿满家园”全民行动,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河源市委书记何忠友强调,河源要切实抓好“十件实事”,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文化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机制和就业援助机制;深入开展扶贫“双到”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东江、万绿湖等重要水源的保护和重点水域的整治工作等。
在梅州,市长谭君铁承诺,政府将严控“三公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促进发展,同时还将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在阳江,市委书记魏宏广透露,政府将逐步开展对私人自建住房的改造,使其成为温馨舒适、具有岭南特色社区;在云浮,市长卓志强则把贯彻“两会”精神与当前春耕生产联系起来,要求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春季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气候、雨情水情的跟踪预报,为农业生产做好保障。
汕头:交通大会战重塑特区竞争力
■发展样本
从汕头市区北部缓缓流过的梅溪河将汕梅高速公路分隔成两段。河水西侧是已建成的月浦出入口,从这里驱车走高速,只需要2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位于揭阳的潮汕机场;河水东侧则是仍在建设中的高架路,还有不到6公里就可以连接上已通车十余年的深汕高速。如今在河水中,数十个桥墩昂然矗立,从两岸向河面延伸的公路桥还剩下20多米就要合龙。“按照计划,明年汕梅高速就可以和深汕高速联通,这将是汕头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的关键一步。”汕头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吴文兵兴奋地对南方日报记者说。
正在加紧建设的汕梅高速公路汕头段,是汕头今年初启动的交通建设“大会战”的一部分。当地政府和市民都希望,这场空前规模的“会战”能成为汕头实现扩容提质、重拾特区荣光的前奏。
“十二五”推54项交通项目
从2月的汕头市“两会”到3月的全国“两会”,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汕头市市长郑人豪始终把“交通”挂在嘴边,“汕头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政府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打好交通建设大会战。”郑人豪多次说。
在吴文兵看来,这是汕头人“知耻而后勇”的表现。作为全国首批特区,汕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便同时拥有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立体交通的诸多要素,然而在本世纪头十年,随着汕头经济的长期低位徘徊,这座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几乎进入了停滞期。“从2001年到2011年,汕头整整十年没有一公里高速公路建成。”吴文兵说。
汕头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担当起粤东中心城市的重任,交通瓶颈必须突破。
今年年初启动的汕头交通建设大会战,计划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推动54项交通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516亿元,最终实现汕头境内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多种运输体系的有效衔接。
在公路方面,除了力争明年全线贯通的汕梅高速外,汕湛高速、潮惠高速汕头段工程已于今年1月启动建设;揭惠高速公路汕头段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此外,连接汕潮揭三地六县区的潮汕环线高速公路也已确定路线方案。在铁路方面,厦深铁路汕头段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6%,计划今年内与厦深铁路全线同步开通运行,届时汕头市民乘坐动车往返厦门、深圳两地的时间将缩短到两小时之内;汕头港疏港铁路正力争“十二五”期间开工。在航运方面,汕头今年将开工建设广澳港区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2万吨级石化码头,同时在海门港区建成粤东煤炭中转基地。
地下跨海通道预计年底开工
两年前,汕头经济特区经国务院批准,“扩围”到全市范围。去年5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又提出支持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聚集发展、率先崛起。特区扩围与城区扩容带来了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区自然也成为汕头交通建设大会战中重点建设部分。
从空中俯瞰汕头,这座城市“一湾两岸”的城市布局,宛如伸出的双臂,将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那么大的海域揽入怀中。作为城市扩容提质的新平台,汕头海湾新区的多个组团就分布在“一湾两岸”的土地上。为了让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汕头市启动了苏埃通道建设,它将成为继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之后,汕头第三条跨内海的大通道。这条地下跨海通道全长6.8公里,总投资约37亿元,力争年底动工。
位于汕头城区以东海域的南澳岛是风景宜人的旅游胜地,过去与城区的交通往来一直依靠轮渡,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岛上7万居民就只能困守孤岛。如今,全长11公里的南澳大桥已经完成工程量的91%,主跨有望在年内合龙。大桥通车后,南澳岛到大陆的交通时间将从现在的40多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汕头还把推动汕潮揭同城化纳入交通建设大会战中。不久前,汕头启动了泰山路北延工程和国道206线大学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其中泰山路北延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8亿元,既是汕头市规划的南北向快速路和粤东物流总部新城主干道,也是连接汕头与潮州两市的主要通道,启用后将打通汕头北部通往潮州的交通要道,并连接揭阳潮汕机场高速、国道324线和省道金鸿公路,形成沟通“汕潮揭”三市的重要城际交通网络。国道206线大学路改造工程项目从汕头与揭阳两市交接的小坑桥至金平区新乡,全长11.2公里,改造完成后将有效缓解汕头通往潮汕机场和揭阳市的交通压力。
“让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在服务和辐射周边中提升汕头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郑人豪说。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