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今日落幕:"碳标签"兴起 "绿色风"尽现


时间:2013-05-06





  备受关注的第113届广交会将于今日落下帷幕。连日来,记者走访广交会发现,展会上刮起了“绿色风”,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备受采购商青睐。由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的碳标签准入制度,正在全球形成一股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的浪潮,或将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加大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力度,就要大力推广经过统一认证的低碳产品。

  随着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碳足迹”较小的产品,会迫使生产企业降低碳排放以适应市场,进而对全社会节能减排产生推动作用。

 顶级公司构建绿色供应链减少碳足迹

  广州海方科技公司董事长王殿海怎么也想不到,华为公司的采购主管会主动找到他,并要求大批量采购海方科技公司的特种纸类新材料,用作通信设备的包装。要知道,这在过去,通常都是原材料供应商积极主动找上华为的。

  商业领袖们越来越认同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负责任的商业决策,并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迎接即将到来的市场转型。这一背景下,一些拥有低碳、环保技术的生产企业的产品,进入了世界500企业的视野。

 王殿海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为打造绿色产业品牌,对产品进行全流程节能减排管理,深圳华为公司正在深度挖掘集成供应链上各物流环节的节能减排重点,而海方科技公司研制发明的特种环保新材料---方形纸管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符合华为公司构建的绿色供应链要求,合作一拍即合。

 据华为公司发布的2011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华为共推动了27家供应商通过了华为绿色伙伴认证,与此同时,其主设备绿色包装应用比例达到79%,回收率达到85.8%,合计减少使用森林木材0.53万立方米,二氧化碳减排量1.3万吨。在王殿海看来,采用他们的产品后,华为的绿色包装发货几乎可以将森林木材使用量降为零。

  王殿海表示,海方的很多客户,诸如宝洁、美的、松下等,在选择包装产品时越来越把绿色、低碳因素列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传统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在变革

  事实上,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在很多领域广泛实践,并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

 在广交会C馆门口,浙江台州市黄岩亿威特塑胶有限公司把“Eco-friendly(环境友好)”、“PLA(聚乳酸)”等彩色说明摆在展位的显要位置。据介绍,眼前这些五颜六色的水杯、饭盒,都是从玉米提取而来。这种食品接触安全性更高的材料,已经通过了美国FDA认证和欧盟的有关法规。“产品废弃以后可以堆肥,而且分解周期非常短,六周可以达到完全堆肥效应。”工作人员介绍,这些低碳产品颇受欧美市场欢迎。

  广州市好友实业有限公司则通过对产品注入环保元素,成功进入日本市场,对日出口占公司出口额的70%。工作人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该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生物复合注塑材料,这次带来的新产品采用以植物纤维为主要填充物的环保塑料制作“变废为宝”,市场反响特别好。

 跨国采购巨头们更是将低碳环保的要求提升到重要位置。

 总部在奥地利的Wind Hager集团公司是欧洲最大的园林、园艺用品进口商以及销售商,去年从中国采购金额约为5000万美金,占总采购量的1/6。其亚洲区总经理汪文杰说,“欧盟有非常多针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法规和规范,所以我们在寻求供货商时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达不到欧盟设置标准的供货商我们不会考虑。”

  北欧最大的技术性建材批发商--芬兰欧宁集团(远东)采购中心首席代表孙国涛等参加了十多届广交会的采购。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学会迎合符合低碳环保的国际趋势。

 “市场对低碳环保产品的需求量巨大。”孙国涛说,2007年欧宁公司每年在中国采购量大概为三四百万欧元,如今采购量已有了近十倍的增长。低碳、环保产品将是未来五至十年的重要采购方向。

  消费者倾向购买“碳足迹”小产品

  “90%的英国家庭都购买了贴有碳标签的产品。”广交会上,一名来自英国的采购商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衡量人类活动中释放的或是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累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总量,被定义为“碳足迹”。目前,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纷纷开展了碳足迹评价方法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标准或规范,并在碳足迹基础上推出了“碳标签”。“碳标签是显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原材料开采、制造、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总和(碳足迹)的标签,贴在产品的包装上或销售点,用于比较同类产品中不同厂家或型号产品的碳排放情况。

 作为最早发布碳足迹评价方法规范的国家,英国在2008年10月由英国标准学会(BSI)发布了PAS 2050《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目前,碳标签在顾客购买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因而低碳标签对于企业而言是向顾客证明其减排承诺的一个有价值的方式。

 该采购商表示,碳标签在英国变得越来越普及。2010年10月,贴有碳标签的消费品的年零售总额已经达到20亿英镑。

 而在中国,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共同制定的《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3月下旬公布以来,已正式实施两个多月。根据这一《办法》,我国建立了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加大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力度,就要大力推广经过统一认证的低碳产品,让企业愿意生产,消费者乐意购买。此次出台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将有助于促进企业真正通过技术创新达到减排降耗目的,而不是仅靠占用更多的原材料成本。随着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碳足迹”较小的产品,会迫使生产企业降低碳排放以适应市场,进而对全社会节能减排产生推动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