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深圳对口援建喀什市,担负起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的重任。30年前,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初创时期的深圳经济特区予以大力支援;30年后,深圳以感恩之心积极参与新疆建设。将喀什打造成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成令人羡慕的“西部明珠”,这是中央的重托、喀什人民的期待。
立足优势 重点突进
深圳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援疆工作,重视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指出,“要坚决完成好中央交给的援疆任务,争当新一轮援疆工作的排头兵”,提出“把喀什当做自己的城市来建设”。
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最好的突破口在哪?
针对喀什独特的地缘优势、悠久的通商传统、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深圳多年积累起来的优势,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喀什市委、市政府展开深入研究和充分协商。“划出一定区域范围,由深圳主导,重点打造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从而带动喀什特区整体建设”的思路随即形成。双方决定,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建立深圳产业园和深圳城,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建设,将深圳产业园和深圳城打造成喀什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启动区、产业聚集区和示范区。
“一定要把‘一园一城’建设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做好民生援疆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资源,健全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基本设施和功能,通过‘一园一城’的建设,形成进一步招商引资的基本载体。”王荣作出这样的要求。这也成为深喀两地党委政府的共识。
深圳产业园、深圳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理念十分明确:“一园”就是着重发展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轻加工制造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一城”就是构建以金融服务为核心,以旅游休闲、现代商贸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两年多来,随着建设项目的推进,喀什老城不远处的市区东部,神奇般地崛起一座新城。现在的喀什东部新城如同30年前的深圳:一座座竖起的塔吊傲然挺立,一座座在建的高楼凝视着远方,仿佛在诉说着对于未来、对于发展的渴望。来自万里之遥的深圳建设者们在这里挥洒热血。一个新的春天的故事正在奏响,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创新模式 跨越发展
在喀什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较弱的地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和商贸园区,没有超常规的思路和做法不行。
深圳建设者引进先进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思路,走出了一条又快又好的建设之路。
在编制喀什经济开发区规划时,深圳市委、市政府制定“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规划原则,把开发区的规划、开发、协调统一起来,以规划引领未来的城市发展,以深圳产业园、深圳城为重点组团带动开发区发展。
面对一段时期客商企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的情况,深圳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圳国企冲锋在前,先行先试,为其他企业的入驻做出榜样,创造了国企先行引领,带动民企为主、外企参与的企业援疆模式。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许勤提出,“针对中央定位东有深圳西有喀什而言,每年6亿元的资金还只是杯水车薪,关键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和其他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及民间资源。”
为此,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与经济开发区、喀什市通力合作,创造性地提出“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和招商机制,专门成立深圳产业园、深圳城工作组,统筹协调“一园一城”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对有意向入驻的企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各项政策优惠和支持。
开放式的招商模式使开发区建设如虎添翼。结合喀什当地实际和企业特点,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深圳产业园采取了“引凤筑巢”、“筑巢引凤”等多种招商模式。在引进中航集团等企业时,采取产业园提供土地,企业根据需要建设厂房、办公楼的“引凤筑巢”模式。同时在产业园兴建1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经济开发区创新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以此“筑巢引凤”。
深圳城招商则区别于前两者,创造了“边建设、边招商”新模式。深圳城一期商业中心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时,喀什深圳城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和新疆某知名超市连锁企业进行了先期的招商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经济开发区分别成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家招商服务中心,由专人负责,驻地招商、实时跟进。借助深圳“高交会”、“文博会”和新疆“亚欧博览会”、“喀交会”等国际化、市场化平台,向有技术、有资源、有市场的优质企业介绍喀什的投资环境、市场空间,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招商。
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还积极协助喀什经济开发区开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谋划公共服务配套。作为连接喀什新老城区的重要道路,也是喀什经济开发区“一号工程”--全长9.885公里的深喀大道,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届时喀什深圳城的公共服务配套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发挥良好的聚集效应。
深圳援疆干部和当地干部一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打破常规,创新模式,发挥援疆资金和援疆项目的撬动作用,依托国资聚集资金6.6亿元,组建喀什深圳城有限公司,掘起深圳城的第一锹土。吸引首批以中航集团等7家企业“筑巢”深圳产业园,总投资规模超过15亿元。
“一园一城”建设的顺利推进,实现了喀什经济开发区突破性、实质性进展。
集聚效应 引领未来
“一园一城”追求“绿色崛起”,采取差异化、相互补充的科学分区,也有效弥补了喀什经济发展的短板。
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朱廷峰介绍,绿色发展是必然之路,尤其对沙漠绿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一园一城”建设过程中,最大地保留了原有的绿色林带,并通过调整规划使之成为与新建建筑和谐共处的绿化景观。深圳城建筑设计更是以超前的雨水收集为各类绿化提供经济的灌溉系统。
深圳产业园在引进企业时,慎重甄别和区别对待,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采取一票否决制,对于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给予政策、税收优惠,设置招商门槛,把不符合绿色发展的企业排除在外,对于可以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三新”产业给予大力扶持。
“一园一城”秉承深圳速度和效率。经济开发区创新中心当年开工、当年主体结构封顶;深圳产业园东区综合服务中心2012年9月开工,2013年5月11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主体结构封顶;拓日新能半年内实现20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
深圳产业园东西片区2012年引进中航集团、三一重工、拓日新能、拓方科技等知名国家级高新企业,总投资超过34.25亿元,涉及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互联网和现代农业、工程机械再造等多个领域。
“一园一城”是“羊群效应”的范例,充分发挥了产业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因深圳城引领带动而落户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城的新疆广汇、喀什福鑫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喀什德森高低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总部基地遍布深喀大道南北两侧,喀什大学、喀什市图书馆、喀什发展“双子塔”更与深圳城相望,一条路、一座城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杠杆和支点,撬动了东部新城的组团化、规模化发展。
“一园一城”的引领带动,使喀什经济开发区2013年招商引资工作精彩开局。机械机电设备生产加工、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线等14个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50余亿元;喀什文化创业产业园、川渝商会、河南商会、浙江商会、兵团分区管委会等12家总部经济大楼,集中落户深圳城周边并开工建设,投资总额达30.5亿元;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英国Abundant Harvest有限公司落户深圳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创新中心已签约股权投资企业9家,持有股权市值达42亿元,并为特区赢得第一笔财政收入8700万元……
在深圳产业园和深圳城“双引擎”的带动下,喀什经济开发区正朝着璀璨的西部明珠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