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江门提出“抓大项目”,有当地经济学者提出,应克服重“引”轻“育”,加大力度在“育”大企业方面做大文章、做好文章。事实上,江门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机电、纺织、造纸、食品、建材、电子信息等六大传统产业,这六大支柱是江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囊括了该市大部分的大中型企业。去年,江门针对六大产业制定了《江门市关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2—2013年)》。
按计划,到2013年,六大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500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传统产业1个以上,产值规模超500亿元的传统产业2个以上。
形势 六大传统产业5年前渐“失势”
江门工业在多年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特色的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了机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建材、造纸六大主导产业。从2004至2011年,六大优势传统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例保持在68%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例保持在67%以上,最高达到84.69%。毫无疑问,这是江门整个工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统计数据公布之后,外界把“低速增长”的原因归咎为六大支柱产业的“拖累”。
记者翻查江门近8年公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江门经济从2006年步入快车道,当时形成了纺织化纤、摩托车、不锈钢等一批超百亿元的产业板块。那年,江门GDP十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至2007年,江门经济总量首破千亿大关,主要的拉动就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该市用“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优势工业产品生产加快”来总结发展形势,其中优势工业中的摩托车和服装行业最给力,产量分别增长37.3%和25.2%。
然而,其辉煌却在2007年呈现“逆转”。据2008年到2012年的工业产品产量统计显示,摩托车仅在2008年增长3.1%,而2009年到2012年一路负增长,从-3.2%到-4.9%到-9.1%再到-12.6%;而同样是作为支柱的纺织服装产业,其产量增速从2008年开始逐渐放缓,直到去年出现负增长,其中纺织业下降5.3%、服装及服饰业下降7.6%。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乏力,最后也导致江门第二产业增长放缓,经济难有突破。
对于几个大产业发展缓慢,政府、学者分析其中重要原因是受金融危机以及近年持续低迷的世界经济影响。由于江门是外向型经济城市,企业受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可从企业经营亏损情况中看出点端倪(详见图表)。
对策 六大传统产业突围须激活生命力
六大传统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新形势下,突破旧的发展模式是唯一出路,改变从转型升级开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赋予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的定位,2009年江门随之提出一个重要发展任务,即以打造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第一件事就是抓现有优势产业的提升改造,“做优做强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建材、造纸、摩托车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提升技术设备水平、产品档次和加强品牌建设,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011年,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实施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机电、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造纸、食品、建材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2012年4月,江门经信局将这个计划细化,制定了《江门市关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2012—2013年)》。
记者留意到,这个方案是专门针对六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作出的方向引导。在推动过程中,该市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六大产业一共92个重点依托项目,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机电产业项目最多。按计划,到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上,机电产业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纺织化纤产业达800亿元;食品产业达500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达300亿元;建材产业达300亿元;而电子信息达500亿元。记者了解到,在这批转型升级所依托重点项目,有些企业早在去年就完成了投资改造,而有些企业改造工程尚未开始,转型升级总体成效还不明显。
另一边,江门还根据推进“三促一帮”中关于实施“六大传统支柱产业转升”行动,实施“三个100”工程,即扶持100家企业转型升级,扶持100家企业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扶持100家企业实施工业设计成功产业化项目。据经信局方面介绍,这批项目基本上都是传统支柱产业项目。
突围 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江门的转型升级尚在探路阶段,政府如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江门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副教授向常清认为,政企合推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主要是自发的,而政府要做的更多是引导,“例如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
江门市工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五邑大学教授李军表示,转型升级有几个方面,从劳动密集型走向资本密集型,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他强调,在转型中,过多干预不可取。转型升级必须在一定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下进行考量。“从原则上,政府肯定是要引导,完全没政府干预不可能。但是要考虑的是,在干预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经济手段引导,而不是说强行给某家企业多少万,如此决策肯定会导致市场失衡。”一句话,“人为进行资源配置,不是市场经济所能接受的”。
根据《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等领域。将为民间投资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资金上推进支持民企上市、融资的一系列举措,从服务上力促项目有序加快推进。此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重点支持民资进入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以及“三个重大突破”领域。
在常务会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市发改委主任潘建国提问:此前广州市39号文设立了7大融资平台,涉及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众多方面,这些方面未来是否都会向民资开放呢?
对此,潘建国表示:“39号文是在广州发展的特定阶段,按照政府决策有关程序,经过相关审查出台的文件。相关的投融资平台,已经发挥其投资、融资、筹资的作用。今天出台的《意见》,是经过这些年发展,面向广大市民更迫切、更高的城市基本功能服务和需求,对民间投资主体更加开放的文件。”
潘建国还表示,《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具体落实就是“三个重大突破”,包括环保这类基础设施,固体废弃物、污水治理、废气治理,都可以列入环保设施具体范围。潘建国说:“具体实践看,广州这些年已做了尝试,并且比较成功。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上也已引入民间投资,例如,有关餐厨废弃物处理循环项目的试点,也已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
开放力度
基础设施发展平台
领域将向民资开放
在发布会上,潘建国强调,民营经济在广州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表示,民营经济占广州经济总量近四成,投资的1/3,出口也占近四成,就业占七成。
他强调,特别是一些新的领域,非常需要民营经济进入。潘建国说:“例如,地铁完全依靠政府来借贷,或者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还远远不够,非常需要民营资本进入。”
市发改委去年已梳理了20个项目参加广东省第二批民间投资开放推介会,总投资估算911亿元,涉及轨道交通、市政设施、医疗卫生、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潘建国表示,发改委积极推进面向民间投资开放项目库的建立工作,从未来几年政府投资项目库中梳理出面向民间投资开放的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估算约2854亿元,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平台等诸多领域。
支持力度
每年安排40亿元
扶持九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新兴产业发展
广州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制定了《广州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安排40亿元财政资金,集中扶持商贸会展等九大优势产业及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扶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产业化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推广应用项目等。加大产业专项资金向民营及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从2007年连续安排扶持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民营企业项目均超过专项资金的60%以上。
潘建国同时表示,引导民间投资进入“三个重大突破”领域,尤其是基础设施领域,方式很多,BT、BOT、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都是模式。他表示:“进一步扩大开放肯定是方向,模式可以不断创新,也可以借鉴别人的做法来突破和创新。”
具体领域
民营医疗机构同样可享受医保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办法》,其中提出到2015年,民营医院门诊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5%以上,住院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0%以上。
目前广州民营医疗机构共1411家,占全市医疗机构3459家的40.79%;民营医院床位5506张床位,占全市65940张床位的8.35%。
《实施办法》中提出,今后3年内,规划调整和新增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力争到2015年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15%以上,门诊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15%以上,住院服务量达到全市医疗机构的10%以上。
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在我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举办二级以上规模的大型医疗机构,优先考虑发展短缺的专科医疗机构(中医、康复、护理、肿瘤、儿童、精神卫生、老年病和慢性病等专科医疗机构)。
市卫生局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社会发展后,需求不一样,公立医院只能保基本。民营医院会面向高端,面向特殊人群服务;还有康复、护理、肿瘤等专科发展。”
《实施办法》规范和简化了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审批程序,实行并联审批,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时间不超过30个工作日,执业医师定点执业注册审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社会办医疗机构按规定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民政部门申请并获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纳入我市社会保险、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享受与同等级、同类别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社会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
来源: 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