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211工程”,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堪称令世界惊叹的宏伟之举。广东省委、省政府也一向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自“211工程”实施以来共投入了近25亿元财政专项经费,有关参建高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2008年,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启动,省财政“大手笔”地投入了10亿元,集中优势资源就学科发展中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学科方向进行重点攻关。
五年来,广东高校奋发图强,凝聚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使重点学科建设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一大批高显示度的成果加速涌现,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为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
今年2月,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最新一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在全国95个一级学科中,我省2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51个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10,整体水平跃升至全国前列。
骐骥一跃十年功。今天,广东省高等学校创新强校工作会议召开,谋划广东高等教育新一轮科学大发展。站在历史的起点回眸,无论是建设模式的创新,还是建设取得的诸多成效,广东“211工程”三期建设都充分体现了“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精神,成为我省探索高校科学发展的典范。
历史背景
广东首创“省部共建”模式 十校驶入发展快车道
众所周知,“211工程”于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它以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师资队伍和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从1995-2012年,国家先后推行了“211工程”一期、二期和三期建设,投入的专项资金已从27.55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建设学校从99所增至112所,重点学科从821个增至1000个左右。
1995年,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率先以“中央立项、地方资助”的省部共建模式,支持中大、华工、暨大和华师4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同时,我省开创性地建立了“国家序列+省序列”这一广东特有的“211工程”建设格局,参照国家“211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支持中山医科大学(已并入中大)、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实施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建设,在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时,又增加了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所高校。自此,广东十所高校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九五”期间,在中央专项经费未投入的情况下,省财政投入5.66亿元用于“211工程”一期建设;“十五”省财政投入9亿元(中央专项经费投入1.78亿);三期省财政投入10亿元(中央专项经费投入2.52亿)。
建设特点
“211工程”引入竞争机制 强化过程管理绩效考核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我国实施的“211工程”,使得一批高水平大学快速成长,这一富有战略眼光的举措促进了我国高教实力的提高,并受到了国外教育界人士的惊羡。
在全面总结前十年“211工程”建设的经验基础上,从“211工程”三期开始,广东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首先,在国家序列方面,除其国家立项的项目(共48项)给予省财政配套资金支持外,还允许他们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规划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选择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科由省立项(共24项)并予以资助。
其次,在省序列方面,进行了如下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创新建设模式,将省序列建设的高校由过去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整体建设改变为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核心进行建设。而最令人瞩目的是,广东省“211工程”引入了竞争机制,扩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遴选高校的范围,除原有的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汕头大学3校外,增加了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3所高校,并且明确各学校“不摘帽,不戴帽”;同时,加强了对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项内容的统筹实施。
再次,在管理方面,成立了由省发改委、教育厅和财政厅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广东省高校“211工程”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修订了管理办法,并且强化了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
建设成效
1 新增22个学科 进入ESI全球前1%
“211工程”三期建设通过将参建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以及相关的支撑学科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就学科发展中最需要解决关键问题、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学科方向进行重点攻关,围绕重点方向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构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培育高显示度的创新成果,使得有关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
例如:中山大学的眼科学、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科学、华南农业大学的植物航天育种、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方向)已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较大的影响力和一定的品牌效应。通过三期的建设,10所参建高校入选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领域数量,从2008年的9个增加到2012年的31个!
2 获得国家科研项目 经费逾40亿
“211工程”三期建设中,许多参建高校充分把握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均有明显增加。建设期间10所参建高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565项,总经费超过40亿,相比建设前5年的总量分别增长了104%和254%;SCI、EI、ISTP、SSCI、CSSCI等收录的高水平论文4.7万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453件,相比建设前5年的总量分别增长了48%和172%。
3 10所参建高校 新增(含引进)两院院士7人
“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参建高校紧抓队伍建设这个学科建设的核心,把培养和引进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青、广东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大大提升了学科队伍的层次和水平。建设期间10所参建高校共新增(含引进)两院院士7人,千人计划4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6人、讲座教授16人,杰青40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179人,广东省引进领军人才26人、创新团队12个;同时,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和获博士学位的比例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由建设前的39%增加到51%,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4 新增国家、省部级 科研平台近200个
通过“211工程”的重点资助,参建高校和学科购置了大量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活动所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并大力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或培养)基地,显著增强了学科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本期建设期间10所参建高校共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9个。
5 人才培养能力 显著增强
参建高校充分发挥其在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条件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名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进一步提高。
目前,10所参建高校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6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95%和54%,在校研究生数量占全省的比例超过82%(其中博士比例超过93%)。本期建设期间10所高校共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6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7个、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8个;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也是同期全省的总增量)。其中,2011年获得6篇,为历年之最。
6 服务地方经济能力 进一步提升
参建高校和学科十分注重学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落实,相关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211三期”建设期间,我省10所参建高校共承担地方政府部门或企业委托项目24408项,项目经费超过46亿元,相比建设前5年的总量分别增长了91%和102%;专利转让519项,科研成果转化7440项,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88亿元,相比建设前5年的总量分别增长了211%、70%和134%;向各级政府提交了一批重大咨询或调研报告,获采纳2126篇,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和支持,成为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库”;同时还派出近20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本地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11工程”三期建设十所高校巡礼
中山大学
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名列全国第二
作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经济圈之一,珠三角地区迫切需要有与其经济地位相称的一流大学,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适应这一需求,中山大学提出了“建设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目标,并以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和标准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中山大学围绕一级学科和学科群建设,以“国际水平、国家需求”为定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截至2013年2月,中山大学已有15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论文的总被引次数进入ESI数据库的全球前1%,在大陆高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并列第二。
在学科结构上,学校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模式也初具端倪。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水平评估中,中山大学有16个学科的水平排名在全国前5(不计并列),文、理、医科等大部分基础学科的水平排名均在前5左右,一批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工程与应用学科,如海洋科学、药学、计算机、环境等学科的水平排名也进入前5或前10。
近年来引进了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教授近30人(含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培养了一批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学校还积极引进国际优质师资,举办了诺奖论坛,邀请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校交流合作。
“211工程”三期建设,突出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十五”以来,中大已获得了7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十五”以来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973计划(包括国际重大科学计划)15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量等均已跃居全国高校前列,反映了学校创新活跃度的提升。创新研究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设,中山大学目前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2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8个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开展一流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期“211工程”建设期间共有534篇咨询报告获得有关政府与企业的采纳,积极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为建设幸福广东、推进珠三角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学校先后与佛山、广州、深圳等地方政府共建了11个研究院,与1000多家企业展开技术研发合作,与4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研发机构;主持或参与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战略联盟15个,参与了5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13个产学研结合研发基地和6个产学研结合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
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助推广东转型升级
2013年6月,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独立完成单位的研究论文《全溶液加工聚合物OLED显示屏》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前,该实验室发明了一种能量转换效率达到9.214%的聚合物太阳电池,刷新了单结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最好水平,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08年以来,通过大力实施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培育计划和杰出人才与团队引进计划,学校新增两院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人,拥有新世纪优秀人才以上国家级称号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超过200人。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六大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排名。学校的轻工、食品、建筑、城乡规划、材料、化工、生物医学、信息、电气、环境等一批优势学科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形成了以院士为领军、10多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骨干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在光电、光通信、生物医学、新能源等新型材料领域开展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等;材料学科ESI排名由2008年的前45%上升到前15%,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学科与创新高地。
华南理工大学素以“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著称,近年来更是注重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曾在国内外科教界引起强烈反响的基因组创新班培养模式继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近五年来已有30人次本科生以并列第一或署名作者身份在Nature(或子刊)、Science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5篇。
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成立了中法工程师学院、中美创新学院等中外合作办学实体机构,并与一批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建立了“核心伙伴”关系,强强联合携手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211工程”三期建设五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不断加强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着力解决重大科技与工程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现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70余个省部级科研机构,科研基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和广东高校首位,有力地支撑了广东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近五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59项、中国优秀发明专利10项、广东省专利金奖4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量连续16年位居全国高校前8位,2012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超过12.5亿元。
暨南大学
科研经费达9.7亿元,比二期增长1.76倍
“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是暨南大学在新百年征程上开篇破题的重要时期,学校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2012年获批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4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二期的6个增至15个,总数位居全省第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从二期的18个增至38个,总数全省排名跃居第二;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三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1%。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举突破了国家科技三大奖中的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全校科研经费达9.7亿元,比二期增长了176%;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7项,“973计划”课题6项,省部级、国家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81项。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5573篇,比二期增长了230%。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共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10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9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10篇,在SSCI发表论文32篇。
三期建设期间,双聘院士新增3人,全职引进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新增2人、“广东省领军人才”新增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增3人。2位教授评为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4位教授获聘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国家级教学名师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以产业经济研究院为载体,在产业规划、区域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先后与地方政府共建韶关研究院、顺德研究院和东莞研究院,不断创新校市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产生经济效益1.15亿元;舆情与社会管理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多项重大课题以及破解大量难题,在广东传媒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
“211”三期建设成效显著获国家奖励
“211工程”三期,华南师范大学全面实现了“211工程”三期建设目标,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2012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对“211工程”三期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的28所高校给予奖励,华南师范大学是广东唯一获奖的高校,也是全国3所获奖的师范大学之一。
在“211工程”三期建设中,华师始终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使学校学科建设取得飞跃式发展。华师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等指标整体上翻了一番甚至数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5个增至1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54个增至100余个。在第九轮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评审中,华师获批18个一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重点学科,基本实现学校现有学科全覆盖。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华师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华师是目前全国师范大学中唯一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并各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
经过三期建设,华师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端科研成果有了大幅增长。博士学位专任教师的比例从二期的39.8%提高到三期的51.8%。引进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高层次领军人才30余名。
华南农业大学
新增1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
“211工程”三期建设5年间,华南农业大学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科、行业及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在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省第九轮重点学科评审中有7个一级学科入选攀峰重点学科,居省属高校首位;5个一级学科入选优势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入选特色重点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参评的9个学科均进入前十。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领域。
国家级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建4个国家级平台: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及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省属高校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科研平台总数和建设层次居省高校前列。
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新增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长江学者和1名国家“千人计划”,新增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9名“珠江学者”,还新增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另外,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增长84%、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增长78%;国家自然科学经费年增长率为24%,社科类科研经费年增长率为25%,2012年的科研经费是2006年的4.5倍。SCI论文数量提升了2.46倍。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省部级一等奖36项及二等奖49项。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克隆杂交稻育性基因,在我国杂交稻分子基础研究领域实现新突破。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与3省的14个县(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建设了7个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与14个企业联合建立了重点实验室。“科技绿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技术成果转化已带来9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汕头大学
《自然》和《科学》论文排行榜居全国第14
“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汕头大学构建了学科发展的全新格局,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建设效益。
重点学科建设实现突破。建设期间,汕大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十五”期间的7个增加到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由47个增加到84个。在2012年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学科评审中,汕头大学“211工程”三期4个重点建设学科项目的8个支撑学科全部获批广东省重点学科,同年,化学和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球前1%行列。
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建设期间,学校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0人、珠江学者1人。
科研竞争力大幅增强。“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来,汕头大学在新发传染病、海洋资源利用、化学及高分子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成果相继在Science、PNAS、JA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历史性获得了多项高层次国家级项目与奖励。2012年,汕大在“ESI-TOP论文排行榜100强(第1作者)”中列全国第39位,在“《自然》和《科学》论文排行榜(第1作者)”中列全国第14名,篇均被引次数位居全国首位。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汕大依托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仅4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就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1亿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第二
广州中医药大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中医药积淀,特别是经过15年、三个阶段的“211工程”建设,学校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中医药学术重镇,整体实力居于同行前列。
省“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学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学校继续成为广东省内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3所高校之一、也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的2所高校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由7个增加到25个,增幅达257%。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教育中心2012年进行的学科评估工作中,学校一级学科中医学全国排名第二、中西医结合全国排名第四、中药学全国排名第七;2010年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学校中医学全国整体水平排名第一、中药学排名第二;2010年蝉联唯一中医学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服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医疗服务在全国同行中续占鳌头。直属附院建成国家重点专科25个,非直属附院由14间增至21间。
依托新药研发创新链,提升企业竞争力。横向合同总额10058万元,年均递增16%。建成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4个、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8个,推动新增产值约20亿元、利润27300万元、税收3020万元。与11个地市签订校市合作协议,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
国家Ⅰ类新药零的突破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学校2004年转制广东后,紧紧抓住省“211工程”三期建设契机,共有5个项目立项建设,获得经费7450万元。这批宝贵的学科建设经费犹如强大的助推剂,为学校顺利转制、融入广东、服务广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力保证学校转制后平稳、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学科人才整体实力大幅攀升。新增中科院院士1人侯凡凡教授(我省唯一女院士)、长江学者3人、国家杰青3人,陈武凡教授两次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仅2人)。目前,学校医学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名列广东省第一,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中名列第二。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实现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共建成26个国家级质量工程品牌。
科技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441项,经费总额达9.38亿元。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8项。建成了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有5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国内优秀学术论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新建了覆盖全省43个医疗合作单位的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通过8个技术平台辐射珠三角地区,大幅提高了创伤救治率。超声微泡造影剂获得国家Ⅰ类新药并成功转让,实现了学校国家Ⅰ类新药零的突破。建立了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广东工业大学
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汇聚创新资源显成效
2009年4月,广东工业大学的机械仪表、材料、信息、化工四个学科被列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省序列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去年12月,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广东省验收,“211工程”已成为广东工业大学办学特色中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金色品牌。
1。工程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根据国际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2年数据分析显示:广东工业大学工程学科(Engineering)进入ESI数据库,表明在世界排名中该校工程学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连年荣获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011~2012年,广工“纳米数控装备及纳米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和“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分别获批“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得到省政府5000万元财政支持资助。
3。国家级科研平台崭露头角。“广州国家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国家数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云计算与物联网广东平台”相继落户广工,为广东开展工业与信息化研究搭建了高端平台。
4。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点突破。学校承担的“制造系统的Petri网建模、控制与运行优化”等3个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若干新型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大批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直接应用到企业生产第一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全国翻译学科创新发展的领头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两项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徐真华教授主持)、“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文化视野的文学通化研究”(栾栋教授主持)。项目建设期间,广外的传统优势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在国内的学术地位和优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范围内,除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学术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外,以“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仲伟合教授领衔的翻译学科,成为引领全国翻译学学科创新发展的重镇。与此同时,广外也是国内少数几所具备完整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总之,广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翻译学学科创新发展的议题设置者、规则制定者和事实说明者,是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主要拟订者,在我国翻译学领域拥有重要的学术话语权。
此外,广外还以“211项目”重点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积极回应国家的重大战略关切,密切关注广东的紧迫现实需求,聚焦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走出去”、开放经济转型升级等前沿问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及重大问题解决能力逐步提升,入选首批广东省软科学基地,初步成为我省相关领域的高端智库。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