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农业技术服务新业态深圳绽放


时间:2013-08-30





  “中午最热的时候,我们的科研人员会在田间给水稻人工授粉,你可以来看看。”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国际知名生物技术专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邓兴旺口中所说的水稻,是用于新品种3G育种培育的水稻,目前正在光明新区200多亩专用土地上安静地生长。

  邓兴旺教授领导的团队,最近创立了全球首例第三代水稻杂交育种技术,在深圳力推技术产业化,有望在2016年投产。这种技术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称为“3G育种技术”,有望为水稻杂交育种带来新的飞跃。围绕该技术已经申请7项专利,科技部官方网站曾评价,该技术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杂交育种方法相结合,是一项全新方法。国家科技部领导在考察中指出,该技术克服了当前两系水稻制种的风险,有望成为实现我国作物育种第三次绿色革命的先导性关键技术。

  用“3G育种技术”培育的第三代杂交育种水稻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依托这一核心技术衍生出的农业科技服务,如孵化新品种、为种子公司提供作物亲本繁殖、核心技术的转让、技术服务等等产业在深发展方兴未艾。

  3G技术“设计”水稻

  中国现有的杂交水稻种植,八成以上都使用的是第一代杂交育种技术,该育种条件下,水稻品种资源可利用率仅5%;第二代杂交育种技术高度依赖温度环境,温度从21℃到23℃的变化,就可能导致一年的育种周期以失败告终。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除了让水稻种不再“娇气”地挑剔温度,在产量上也有突破。从样本数据来看,“3G水稻”与目前产量最高的水稻相比,单株最高可增产50%。

  杂交育种、分子育种、转基因被认为是现代农业的三大育种技术。“传统育种是根据经验判断,育种高手就像艺术家作画一样完成作品,其具体操作过程‘可意会不可言传’;和传统育种相区别,分子育种则根据想达成的特点,诸如更好吃、更抗旱、更多产等特点,设计出后再培育。”邓兴旺向记者解释其中的玄妙。

  对于这种不基于“经验”的育种,邓兴旺形象地比喻,“如果全部凭经验,就如同毕加索一旦去世,世上再无毕加索一样。”

  而分子育种,则改变了传统育种凭经验的风格,形成一种不依赖于特定个人,以科学和知识为依据,有按部就班的可持续性的育种模式。

  “设计”种子颠覆了传统的杂交育种,科技部及国家领导,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将水稻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攻关,作为2008年的863计划中的单列项目,这可谓是“皇冠上的明珠”。

  通过分子育种的杂交水稻是否安全?副院长唐晓艳博士用一张混合有粉色和正常颜色稻米的图片,打消了记者的疑虑。据介绍,水稻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采用红色荧光蛋白用作筛选标记。在分子育种过程中,含有转基因的种子呈粉红色,颜色正常的种子则不含转基因,这些不含转基因的种子,在生产上用作不育系制种。也就是说,通过标记,保证其后代,即田间大规模种植的杂交水稻不含外源转基因。

  新技术带来的收益,前景可期。“单株可增产50%,保守估计,每亩至少可增产10%。”邓兴旺给记者算了笔账,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2.57亿亩,如按照目前杂交稻该种第三代杂交水稻,每年将新增水稻105.9亿公斤。按照1.9元/公斤籼稻计算,将新增产值201.2亿元。

  “培育”技术输出新业态

  技术服务型的公司正在成为深圳的新业态,不少科技公司,以出让技术、专利及科技服务来盈利。今年5月,深圳市政府针对深圳一些以创新技术为主要产品,以专利授权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轻资产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召开产业化座谈会,大力鼓励发展。

  邓兴旺团队顺应了深圳的新趋势。在他的名片上,印着两个机构: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深圳兴旺生物种业有限公司。邓兴旺向记者解释其中的关系:研究院做技术研究,公司进行产品孵化,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技术,为其他企业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及技术服务。

  酒香不怕巷子深。采访尾声,正好遇到湖北荆楚种业的负责人来到研究院洽谈合作。对于在深圳的发展定位,邓兴旺一直非常清晰:在北京约10年,拥有成果,来深圳主要做研发及服务产业化,包括孕育第四代杂交育种技术等等。邓兴旺向记者展示出四种收益模式:首先是专利收益,主要通过将专利授权科研院所和企业使用;其次是品牌经营收益,通过转让公司自育、联合选育的作物品种权或经营权,或进行品种联合经营;第三是亲本繁殖收益,为提供品种权或者经营权的企业进行种子亲本繁殖服务;第四是服务收益,为相关生物技术、育种、栽培、繁育等技术的客户,提供技术服务。

  “深圳没有农村,但是我相信,我们培育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种子将从深圳源源不断撒向全国,造福全国人民,也将造福人类。”

  改签机票分子育种“落户”深圳

  新业态的又一亮点闪耀深圳,光源在于创新生态。

  2009年,深圳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给邓兴旺打电话,请他来深圳看看。邓兴旺以当晚要飞赴美国拒绝了。这位负责人又打来电话,向他介绍了规划保证4万亩基本农田,每一块地支持一个农业科技企业的政策。“我们帮您改签机票,请您务必来深圳看看。”

  “当时,深圳只有一家农业科技企业,深圳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想法和相关扶植政策,我觉得,这一想法可行,深圳高科技发达,商业环境好,在深圳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一定会有所作为。”

  “我们的车开到光明,看到这名字,我一乐:“兴旺”和“光明”很合拍嘛,就是这了!”说起团队落户深圳的故事,邓兴旺至今依旧觉得饶有趣味。

  邓兴旺找到当时已在美国获得终身教授荣誉的唐晓艳博士,请她担任副院长,主持深圳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筹建的日常工作。2010年1月1日,团队开始筹建。

  科研是“慢工出细活”,这一点,在农业科技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从研发到产业化,往往有长达数10年的路程要走。“新一代杂交水稻,即使完成了技术攻关,还需要至少8年,进行安全认定以及生产性试验,才能真正走上田间地头。” 邓兴旺指出,如此长的战线,对于团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深圳给邓兴旺创新团队在光明划拨的实验田有2000亩左右。从中央到广东省、深圳市都给予团队大量的支持资金,深圳市每年还给予团队项目支持经费。

  政府对科技的渴求和培育技术上不计回报的投入,令邓兴旺深有感触:“做技术第一是要有能人,其次是有钱支撑这件事做下去。我们来深创业,没有从外面带一分钱过来,现在团队已经发展到了40多人,其中有不少博士硕士。”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