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冲刺粤经济发展第二阵营


时间:2013-09-06





有广东第一跨海大桥之称的湛江海湾大桥横跨麻斜海湾,长虹卧波,气势非凡。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专访。 “开工!”昨日上午,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冷轧工程开工仪式在湛江东海岛举行,随着宝钢湛江钢铁指挥部总指挥赵周礼一声令下,6台打桩机同时启动,轰鸣声响彻整个工地。

  南方报业联合采访团粤西线采访团走马湛江东海岛、湛江港、海东新城,深深感受到湛江快马向前的急促脚步。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在接受南方报业“行走东西北”联合采访团队采访时表示,借力振兴粤东西北东风,湛江正奋力开创大工业时代,全力打造东海岛、奋勇经济区、南三岛、海东新城四大增长极,力争进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第二阵营。

  南方报业联合采访团

  一线走访

  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5500亿元

  叫响湛江制造??

  昨日上午,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冷轧工程开工仪式在东海岛举行。冷轧机组是湛江钢铁主体工程之一,年设计产能220万吨,产品为中高端板材,主要定位于汽车板和家电板等高档产品生产。将在2016年投放市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少人化、生产无缺陷板材的冷轧工厂”。

  放眼东海岛,但见各类工程车辆穿梭往来,上千台打桩机同时施工,场景热火朝天,而变化,更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谋求率先崛起的路径,钢铁项目是湛江的主导产业之一。刘小华说,湛江能不能在2017年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关键在于能不能叫响湛江制造,加快打造工业湛江。借大项目优势,我们要把项目变成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引进和发展上下游关联企业、延长产业链条。目前在加快发展钢铁生产辅料、钢铁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形成舞起“龙头”,带动“龙身”,激活“龙尾”的大产业链格局。

  与此同时,湛江打造以中科炼化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合成材料、基础化工材料、精细化工产品,形成系统的石化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石化产业基地;以及以晨鸣纸业和冠豪高新纸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制浆、造纸、印刷、包装、原料加工、森工设备、森工物流等产业,重点发展特种纸、高档文化纸和包装纸产业,打造世界一流、全国最大的造纸产业基地。

  目前湛江市在建重点项目48个,投资总额达2353亿元,建设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没有主导产业作支撑,地方发展就犹如小马拉大车,步伐不能承受之重。去年湛江市实现生产总值1900亿元,排全省第九位;人均生产总值26763元,排全省第十五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9%、广东平均水平的49%。省委、省政府要求湛江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湛江能否不辱使命?

  刘小华坦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项目寄托着开创湛江大工业时代的希望,东海岛要成为最大经济增长极,关键是依靠这两大项目的拉动。而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市、县市、区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列出项目重点、难点,合力攻坚推进,创造性开展工作,巧妙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按照湛江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宝钢、中科炼化两大龙头将于2016年投产,届时湛江工业总产值达5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850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达46%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累计完成2000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5%以上。打造年产值超千亿元企业2家,超百亿元企业或企业集群10家个,超十亿元企业30家;培育1个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10个超100亿元的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湛江港吞吐量3年内达3亿吨

  建设深水大港??

  如果说构建大产业支撑,是增强大工业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那么依托大港口发展大物流,是临港工业的必备条件。

  在湛江港宝满港区,即将启用的集装箱码头上各种设备已安装到位。湛江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杨文告诉南方报业采访团记者,湛江港是举世闻名的天然深水大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现有3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设中的40万吨级航道,拥有30万吨级油码头、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众多深水泊位。

  “湛江港去年货物吞吐量达1.7亿吨,今年上半年达0.93亿吨,预计3年内可达3亿吨以上,将重新进入全国十大港口行列。”杨文称,下一步,湛江港在不断拓展港口物流腹地,增加湛江港货物吞吐量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发挥港口的交通便利和成本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重点发展临港重化产业,加快发展矿石、原油、粮食等战略物资生产加工基地,不失时机发展钢铁、石化下游产业。

  “湛江要么不发展,一旦发展起来就必然成为广东一个大的增长极”,“湛江要建设成为粤西中心城市”。今年8月,胡春华书记在湛江市调研考察时如是说。

  在胡春华书记看来,湛江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成为广东一个大增长极的有利条件。湛江内联“西南”,外通“五洲”,是我国西南沿海唯一的亿吨大港。作为全国公路和广东铁路枢纽,湛江现已形成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高速公路网络。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简单算了一笔账,他们从巴西进口铁矿石,30万吨的货轮可直接停靠湛江东海岛新港,每吨矿石运费比宝钢现在经洋山港接驳到长江吴淞口码头要少8美元,仅此一项,湛江钢铁每年节约航运费用约1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湛江港自1956年开港以来,经过5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全国沿海12个战略枢纽港之一和原油、铁矿石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是西南沿海港口群的龙头港和我国中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是泛珠三角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佳海上物流平台,是中国大陆的重要远洋门户,在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发挥大港优势,拓展大西南腹地。今天,湛江正充分发挥湛江港的龙头作用,依托大港口发展大物流,构建以港口和临港工业园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平台,加快申建保税物流中心和保税港区,全力打造华南乃至东南亚最大的石油、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建成一批大型物流园区、专业批发市场、购物中心,构建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

  海东新区拉开

  一湾两岸新格局

  强化滨海吸引力??

  作为粤西中心城市,有7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湛江市中心城区人口仅占全市人口的15%左右,如何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增强辐射力,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按照《决定》对湛江明确提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的新定位。非常之事,必借非常之风。今天,在湛江奏出的宏大发展曲中,昔日冷清的海东新区,如今正成为一片开发投资的热土,如同一位卓尔不群的智者“大器晚成”。

 翻开海东新区规划图可以看到,一座滨海生态现代化新城浮现眼前:按照其独特的滨海地形地貌,与主城区功能协调发展,形成“环湾圈层发展”的“四圈层”总体空间布局。在麻斜海、龙头湾、官渡湾三水汇聚的景观最优质地区,依托滨海岸线打造的公共服务核心圈层;在环湾滨海区域和内部滨水地区,打造城市生活圈层;在东部及北部的新区外围区域,依托区域高快速路网和湛江国际机场的交通优势,打造产业圈层;在城市生活圈层和产业圈层之间预留生态廊道,打造生态安全圈层,形成贯穿南北的主要绿廊,构建新区“以水为脉,沟通河海”的生态系统。

  根据规划,海东新区的总规划面积约228平方公里。海东新区的建设按照近中远三期,分期分批实施,有序推进。到2016年,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海东新区初具规模。到2020年,主体功能基本具备,宜居宜业的生态型海湾新城区形成规模。到2030年,全面建成人居创业俱佳的海湾新城。

  刘小华坦言,一个城市要成为“龙头”,不是靠“册封”,而是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没有强大的主导产业,没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就是一句空话,一个地区就难有集聚力、辐射力和引领力,争当“龙头”也就必然是“空中楼阁”。

  “目前海东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已有46个,计划总投资550亿元,引进了恒大集团、启达实业、地标投资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海东新区管委会筹建处常务副主任谢伍说。

  谢伍表示,湛江计划把海东新区建成南海战略的重大平台、东盟和欧盟合作的重要门户、都市经济的新兴载体、宜居宜业的海湾新城。目前正加快构建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海洋生物医药、金融、商务、商贸物流为主导,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休闲康体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中,湛江曾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正以翻天覆地之势“而今迈步从头越”。

  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

  “快字当先”做强经济蛋糕

  ?对话

  “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中对湛江的要求,与我们近年来的探索方向基本一致!”接受南方报业“行走东西北”采访团专访时,湛江市委书记刘小华显得信心满满。他表示,《决定》进一步为湛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目标,湛江将秉承“好为标准、快字当先”的理念,争取在2017年跻身广东经济发展第二阵营。

  认清市情争当排头兵

  南方日报:根据《决定》中提出的时间表,湛江的任务是2017年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湛江选择用什么样的战略去实现这一目标?

  刘小华: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湛江的发展,《决定》更对湛江发展定位作了明确表述:要“建设成为全国海洋经济示范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强的现代港口城市”。今年8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在湛江调研时也指出,“湛江要么不发展,一旦发展起来就必然成为广东一个大的增长极”,“湛江要建设成为粤西中心城市”。这都表明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寄予厚望,充满期待,湛江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要实现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深刻认识湛江的基本市情。正如胡春华书记所说,湛江市的最基本市情就是“人口大市、经济小市”。湛江户籍人口超过800万,去年经济总量排在全省第九;但是人均GDP只有全国水平的69%、广东平均水平的49%。

  显然,发展不足、发展太慢,是湛江当前最大的问题。因此湛江提出了“好为标准、快字当先”的理念,旗帜鲜明地把做大做强经济蛋糕作为当前头等大事,争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排头兵。到2017年,我们不仅要实现人均GDP赶上全省平均水平,还要力争和佛山、东莞一样,跻身广东经济发展第二阵营,从而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作出应有的贡献。

  以“三大会战”谋振兴发展

  南方日报: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和城市扩容提质是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三大抓手,湛江目前在三个方面有哪些大动作?

  刘小华:我们正全力打好“三场大会战”。一是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举全市之力加快建设宝钢、中科炼化两大龙头项目,加快建设晨鸣二期、冠豪特种纸、中国纸业白卡纸项目,打造湛江“三大产业航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石化、造纸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在每个县市和坡头、麻章区建好一个工业园区,抓好赤坎、霞山现有工业园区提升建设。

  二是交通项目建设大会战。未来三到五年,全市安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6项,总投资1370亿元。要着力推进湛江环城高速公路、湛江港30万吨级双向航道、湛江国际机场、深湛高铁茂湛段、雷州半岛环岛一级公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市“三环四通”初具规模。

  三是城市扩容提质大会战。我们突出抓好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胡春华书记提出了“用五年时间把海东新区打造成全省地级市扩容提质的崭新亮点”的殷切期望。我们将以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为要求,把海东新区建设成为南海战略的重大平台、国际合作的重要门户、都市经济的新兴载体和宜居宜业的海湾新城。

  “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争双赢

  南方日报: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湛江如何实现“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

  刘小华:国内外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只要产业选择好,环保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六项工作:一是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科学规划并细化主体功能区,特别对工业项目实行入园集聚发展。二是严格抓好节能减排,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下降5.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1%。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利用钢铁、炼化两大项目“隔墙建设”优势,努力把东海岛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四是铁腕治理环保违法行为,先后对非法采矿、非法抽沙、非法排污、违规规模养猪场等进行专项整治,特别是继去年投入近3亿元开展湛江湾清障行动后,今年又开展城市饮用水源保护行动,对鹤地水库、雷州青年运河以及市区备用水源赤坎水库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五是有序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五城同创”,特别是2011年10月启动“创卫”工作后,市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六是启动实施生态文明区城镇村五年行动计划。计划每年有20%的区城镇村成功实现创建目标。

  携手茂名阳江合作共进

  南方日报:作为粤西地区中心城市,湛江今后在区域合作方面打算怎样发挥引领作用?

  刘小华:湛江应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体系。从国际层面而言,湛江今后一方面要积极开拓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合作空间,比如我们正探讨与法国共建中法产业合作区;另一方面则要继续发展与东盟的传统合作关系,办好华商交流会、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年会和东盟产业园。

  从国内层面而言,我们要继续强化湛江作为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功能,与北部湾、环北部湾地区加强联系,争取享受到国家给予北部湾经济区的各种优惠政策。

  从建设“湛茂阳临港经济圈”的角度而言,我们既要与粤西各市携手共进、互相学习、竞争合作、错位发展;也要做到在粤西地区率先崛起,真正成为粤西地区的经济、信息、文化、交通、金融、物流、教育、卫生、体育与科技中心,成为更具集聚力、辐射力和引领力的中心城市。近期我们计划组团走访茂名、阳江等市,深层次探讨下一步合作发展计划。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