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干部大会,对汕头实现“两个率先”、推动加快发展、振兴发展作出总体部署,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发展和城市扩容提质为重点,以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为引领,以建设阳光、法治、服务型政府为保障,加快打造创新型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粤东地区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幸福汕头,实现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
“汕头特区因侨而立,我们必须把‘侨’字和‘特’字更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尽快赶超全国全省发展水平的新动力,在打造汕头经济特区升级版上实现突破。”日前,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表示,汕头将在海湾新区3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打造面向国际、服务华侨、拉动全市的重大战略平台。在推动华侨经济与文化发展、华侨华人资产管理、对台合作、金融创新、用地用海等方面,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
弘扬特区“开荒牛”精神
汕头人多地少、资源制约较严重,经济堆头不大、产业层次不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逐渐淡化。去年汕头人均GDP不到全省的一半,只相当于全国的2/3。对照《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的目标要求,汕头201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水平。这对于同样有大片农村,同样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汕头来说,可谓困难不小、任务艰巨。
对此,陈茂辉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近期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精神,力戒“等、靠、要”思想,继续弘扬汕头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和特区“开荒牛”的创新精神,发挥主体作用,艰苦奋斗、奋发有为。
汕头将改变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状况作为突破口。今年1月,召开了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推进大会,全力加快投资516亿元的54项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高速公路方面,全市在建及近期开工的高速公路共5条,总长186.7公里。铁路方面,厦深铁路汕头段双线铁轨铺设工作顺利完成,厦深铁路联络线工程力争尽快开工。港口方面,开工建设广澳深水港防波堤,与中交集团合作综合开发建设广澳港区,加快两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8000亩围海造地以及10万吨级航道等项目建设。各区县一批国、省道改扩建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纷纷上马。
打造粤东“四个中心”
近年来,粤东兄弟城市发展迅速,汕潮揭三市形成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的局面。汕头作为老地区行署所在地,在商贸、教育、科技、医疗、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依然是粤东地区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去年,汕头第三产业增加值603亿元,相当于粤东其他几市的总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遥遥领先,去年突破1000亿元,占粤东地区的55%;拥有三级医院6家,在全省地级市列第四位;汕头大学是全省除广州地区以外的唯一一所省属“211工程”大学。
“省委将汕头定位为粤东地区中心城市,我们是有信心的。”陈茂辉表示,汕头将依托规划建设海湾新区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围绕扩容提质、聚集发展的要求,在大粤东发展格局中明确定位,着力打造“四个中心”。
一是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粤东CBD,依托厦深高铁物流经济区、粤东物流新城、广澳临港保税物流园区、澄海国际玩具商贸物流城等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七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争取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汇聚人流、商流、资金流。二是打造区域交通航运中心。以建设深水港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龙头,全面增强运输能力,开发城市功能,发展港航高端服务业,增强对粤东区域的集聚辐射能力。三是打造区域文化科教中心。建设文化强市,规划建设一批有规模、高层次的文化展示交易平台和文化艺术场馆。建设亚洲一流的汕大体育中心和汕大肿瘤医院新院,支持汕头大学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兴办理工学院,构筑粤东教育、科研、医疗高地。四是打造区域旅游休闲中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南澳国际高端休闲旅游岛。推动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升和利用,延续百载商埠的文脉商脉,建设现代元素与潮汕风情相融合的粤东文化旅游精品。
11月举办“粤东侨博会”
作为著名侨乡,汕头拥有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至去年底,汕头历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投资达85.54亿美元,其中侨资约占80%。
今年11月,广东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将在汕头市举办。届时将向海内外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汕头特区规划建设海湾新区、创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意义、深刻影响和优惠政策,并以此作为贯彻落实全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全市共申报参加侨博会签约、开工奠基、竣工投产三类项目195项,总投资达1254.44亿元。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