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近日,韶关召开市委十一届第44次常委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韶关提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奋发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抓出成效,推动韶关加快绿色转型、实现振兴发展。
韶关市委书记郑振涛指出,韶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全面实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结合起来,把握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韶关最大的优势,守住广东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推进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打造“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
南岭生态区建设不可或缺
在2010年11月的全省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发展区会议上,乳源、始兴就被授予省南岭山地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下称“南岭生态区”试点县牌匾。而韶关在南岭生态区全省11个县市中共占5席之地,分别是乐昌市、南雄市、始兴县、仁化县、乳源县。
郑振涛说,建设南岭生态区的战略构想,既是着眼于国家、省发展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新模式的需要;也是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路子,为韶关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的要求,“建设南岭生态区,是韶关迄今为止第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其对韶关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地处南岭生态区的南雄、乐昌、仁化、始兴和乳源等5个县市2012年生产总值完成347.4亿元,仅占全市38.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1亿元,仅占全市31.1%。尽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但这五个县市的国土面积达114.43万公顷,占韶关全市的62%;林地面积达88.48万公顷,占全市的61.9%;常住人口达131.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5.9%。此外,环境基础、资源条件等都具有优势,是韶关最容易实现单兵突破,进而带动整体崛起的战略高地。“因此可以说,抓好了南岭生态区建设,就抓住了韶关崛起的基础,抓住了韶关崛起的希望,抓住了韶关崛起的关键。”
生态型新经济区不可替代
韶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型新经济区”方面,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这主要在于,韶关生态环境优良,是全国重点林区,自然生态系统独特而完善,森林覆盖率达73.25%,是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华南生物基因库;生态产业特色鲜明,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除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外,烟叶、蚕桑、花卉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级、国家级品牌的景区景点17处,特别是丹霞山景区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于一身,在全省一枝独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韶关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在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中,韶关将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林分改造、北江水源涵养林、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加大自然保护区、自然遗产地、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力度,着力构筑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在此基础上,韶关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丹霞山为重点,利用南华禅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珠玑古巷等旅游资源,围绕“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建设环丹霞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奥威斯南雄乐园等旅游产业园区,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水平。
此外,韶关目前已拥有“三品”认证农产品414个,韶关将积极引进大型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把韶关建成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两化”互动发展“不可复制”
对韶关而言,发展不足也是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韶关要努力跟上全省“两个率先”步伐,必须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大胆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韶关特点、满足群众意愿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韶关向粤北地区中心城市迈进。
“这为韶关选准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实现路径指明了方向,也为韶关打造‘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韶关是广东目前唯一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地区,韶关将推动特色资源产业化、传统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园区建设集聚化,加快建立符合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工业体系;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原则,科学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加快建成粤北地区中心城市和粤北生态城镇群,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
此外,韶关还提出城市发展与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成长“两手抓”,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融合,布局上功能分区,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