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龙华新区召开首次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几组数字耐人寻味:新区成立以来,共淘汰低端企业1050家,97家“三来一补”企业实现不停产转型;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125家增至331家,工业增加值率由15.6%提高到18.75%。数字的一增一减之间,反映的是龙华新区经济质量的大幅提升,新区产业体系正向高端化迈进。
龙华新区是深圳的产业大区,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323亿元,外贸出口463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二。然而,龙华新区却不是产业强区,低端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占较大比例。为了实现“两区一城”的目标,龙华新区提出了“转型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思路,并全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龙华新区积极做“减”法,淘汰低端企业。去年以来,新区全面开展“清无”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淘汰无证无照、安全隐患严重、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企业300多家。开展观澜河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作,多家重污染企业收到了龙华新区的“辞退信”。这两项工作为龙华新区腾出产业载体40万平方米,涉及用工人数约3.1万。
龙华新区还对来料加工企业实行“倒计时管理”,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高端环节延伸。建立起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加强对空置厂房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防止新增低端产能。建立产业项目登记备案制度,防止低端落后产业项目回流。
另一方面,在做好“减”法的同时,龙华新区更善做“加”法,在产业发展中加进先进、新兴产业内容。新区出台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产业强区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政策,增加了先进、新兴产业的吸引力;改造、建设了一批高水准产业园区,让好项目引得进,落得下;通过多种形式招商,大力引进优质企业。
去年,龙华新区成立了首个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引进初创型科技企业34家,还有15家企业正排队等待进驻。目前新区正大力支持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社会力量建设企业孵化器,为新区“种子”企业提供沃土。预计到2015年,孵化器入驻企业将达到300家以上,成为新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此外,龙华新区还大力引进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已经有国家空间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在新区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加”“减”法的成功运用,使龙华新区产业层级大幅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125家增至331家,工业增加值率由15.6%提高至18.75%。新区专利申请也大幅上升,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市居第三,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机构从18家增至27家,增强了龙华新区质量发展的后劲。
来源:深圳特区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