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以来,我们已经新设立了近10家子公司,每年都会新上几条生产线,但整个集团用工并没有明显增加。”达利食品集团行政人事管理部总监庄夏水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总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达利食品集团创办于1989年,目前已在16个省区建立了18家子公司,共有30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
庄夏水告诉记者,达利食品集团产能规模扩大而用工规模总体稳定的秘诀在于,公司每年都会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同时,确保每一条新建的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用工。近年来,达利食品集团每年用于生产技术改进和工艺革新的资金占销售总额的3%以上。
达利食品集团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是泉州加快实施“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生动案例。
作为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泉州市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形成了纺织服装、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等传统产业集群,在全市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达到了70%左右。
“泉州传统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着‘低、散、短’的问题。”泉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建兴说,泉州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依赖低成本扩张,多数企业依旧使用小型、低端的生产设备,缺乏数控化、智能化等高端技术支撑,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挑战愈发突出。特别是随着用工短缺问题愈发严重,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打造智能化工厂,成为泉州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出路。
泉州市市长康涛介绍,自2013年底以来,泉州市主动对接国家和福建省的战略部署,率先启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并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从技术创新、数控设备应用入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一大批传统产业力推工业机器人、“数控一代”装备的推广应用,各产业领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各主要行业领域装备和制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部分企业生产水平与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泉州众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马了金刚石切割刀片喷漆生产线,告别以往金刚石刀片人工喷漆工序,实现自动挂片、自动下料生产,并兼顾喷漆、烘烤等工艺,满足多种规格柔性化生产需求。新生产线的用工由原来的4名减少到1名,生产效率也由8000片/天提高到了10000片/天。
在“泉州制造2025”展示中心,记者还看到,用工业喷头取代纺织品喷墨机的文印喷头,不仅可以使织物色彩浓艳,图案饱满,还能使印染速度提高3倍至4倍;用自动研磨抛光设备对中小件复杂表面磨抛加工,可以抵得上8个至12个熟练工人的生产效率,并节省三分之二能耗;用智能印线机配上全自动系统,不仅可以减少用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取消水性网板,减少了油墨的浪费,以及网板清洗带来的环境污染……
目前,泉州市40%的规上工业企业参与数控一代、智能一代工程,减少企业劳动用工30%,国产替代进口的装备降低成本50%,缩短产品开发周期40%。
“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实施,在为泉州传统产业添上智能化“羽翼”,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加速推动了泉州市机械装备产业向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并在数控机床与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新兴产业中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性价比较高的自动化产品。福建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嘉泰数控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苏亚帅告诉记者,近年来,嘉泰数控在陶瓷、碳化硅、氧化铝、蓝宝石玻璃等特型材料加工方面研发已经取得突破,已领先于同行业。同时,嘉泰数控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工厂可以利用网络化的“云服务平台”,基于CPS技术实时采集设备控制器及智能传感器相关数据,传至工业数据中心,经过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将管理数据传送至云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据共享。2016年,公司实现产值7.65亿元,税收超6700万元,与2015年同比增长超90%以上。
根据相关规划,泉州市将加快推进智能化数控化改造,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创建工程,新建智能化车间18个,培育示范产品70个以上;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规上企业数控化率提升至45%。同时,还将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轻工装备基地,建设洛江、晋江、南安智能装备产业园;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装备制造产业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企业由单一产品制造,向成套设备集成、生产线设计、供应链服务等提供商转型,建设制造云平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泉州市将制定实施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大力推动产业延伸补缺、做大做强,努力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地方样板。”康涛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火灿)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