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贯彻实施“两规划一方案”促跨越发展


时间:2012-06-15





  好风凭借力 扬帆再远航 ——我省贯彻实施“两规划一方案”促跨越发展

  一年前,当张思炜来到平潭澳前客滚码头工地时,曾一度对自己放弃原来的高薪到平潭工作的举动产生怀疑。今天,张思炜已是福建海峡高速客滚航运有限公司的业务部副经理。他说,现在忙并快乐着,能在“海峡号”上服务,让他早已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从去年11月底首航台中至今,这一大陆到台湾本岛最快捷的海上航线已运送旅客3万多人次。

  建筑设计师何明一年前还在厦门设计两岸金融中心的平面图。而今,两岸金融中心思明片区的幢幢高楼已拔地而起。每每登高远眺,何明就不禁感叹:“原来两岸如此接近。”这个大陆唯一冠以“两岸”字号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于去年4月启动建设;7月,厦门金融中心大厦封顶;年底,国贸金融中心奠基……两岸金融先行先试平台初具规模。

  伴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相继获批,无论是决策者、建设者,还是普通百姓,无不对身边发生的巨变而惊叹!

  “跨越”二字,如今在福建已成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内涵。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对福建而言,意义非凡——

  当年3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批,作为“十二五”最早获批的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之一,海西《规划》勾勒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的宏伟蓝图;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享受比经济特区更特殊、更优惠的政策;12月,《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批,厦门将构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两岸文化交流最活跃平台、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经济特区迎来“二次腾飞”的绝佳契机……

  短短八个月内,党中央、国务院三次对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送来“厚礼”,八闽儿女备受鼓舞。

  机遇稍纵即逝,只垂青有备之人。

  “落实海西《规划》既要着眼长远、长期奋斗,又要从当前干起,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要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重大问题和重点工作,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努力取得更大成效。”海西《规划》发布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孙春兰在会上对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

  “要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突出打好五大战役,及时增加新项目、新内容,搞好五大战役的接续和攻坚。围绕构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突出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政策。”省长苏树林作出战略部署。

  一个月后,省委、省政府检查组便在九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工作检查。边走边看边议,加快转变、推动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犹如海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

  去年7月,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吹响了“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号角。其后,为了让“视野更开阔一些,办法更多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省委、省政府又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浙江、江苏考察学习。

  看差距、学经验,对如何让福建站上“更高起点”,省委、省政府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更科学的判断。“跨越发展必须转型发展,必须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着力解决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孙春兰说。

  近年来,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我省集中力量启动重点项目建设、新增长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小城镇改革发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战役。如今,五大战役仍旧如火如荼,成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全面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省做出了重点发展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全力推进大型央企、外企、民企“三维”项目对接,着力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打造大基地的科学决策。在此推动下,截至今年4月底,我省对接央企、外企、民企合作项目1838项,总投资2.82万亿元,其中,省政府已与30家央企签订了58项战略协议。迄今,“福建板块”共对接央企项目218项,总投资1.34万亿元。

  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7500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总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1-4月,福建实现生产总值4691亿元,同比增长11%。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福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先行先试 全面发力

  走进位于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的远海码头,只见一艘大型集装箱轮停靠在码头,高70多米的塔吊伸出巨臂,将一个个集装箱从轮船转移到货车上……

  昔日的小渔村,如今已成为气势磅礴的港口。由中远集团投建的这一集装箱码头去年11月投产,今年4月,厦门市又与中远集团、中交建集团达成共识,将把该码头建成世界顶级、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零排放、全智能港口。

 “我们目标就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中远集团现代化的基地港。”中远集团“掌舵人”魏家福豪情万丈。

  央企布局,重点带动,盘活全局。据统计,今年前4月,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7亿美元,同比增长76.6%。

  三十而立,厦门经济特区成绩斐然,但亦有“成长的烦恼”:岛内外发展水平差距大、发展空间有限,怎么办?

  随着国务院批复《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特区先行先试,再当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急先锋”:
  
  “试水”航运物流服务体系,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加紧实施岛内外一体化,集美新城已提前一年实现“三年初具规模”的目标;加速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多家台资金融机构已先期入驻;厦门银行通过异地抵押方式,成功为福州一家台企发放贷款,开创了两岸金融合作的新模式……

  何止是厦门!

  如今,放眼福建,处处都唱响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旋律。

  立足“稳中求进”,我省正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步子迈得更大——

  去年11月,总投资35亿元的龙工挖掘机项目一期投产,待项目全部达产,将刷新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单体厂房面积最大、产值最高、创利税最多的三大纪录。这一“百亿厂房”,将让闽西老区加速实现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宏伟目标,也标志着我省“主导产业高端化”迈出新步伐。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省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投资和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8.6%、45.6%和41.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则同比下降10.7%。

  在漳浦,围绕“积极发展现代渔业,着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发展战略,鼓励创办科技带动型水产加工企业,目前已发展龙头企业5家;在长乐,一批临海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海西创意谷落地生根……为加快海峡蓝色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我省正同时“发力”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与仓储、滨海旅游、船舶修造、海洋建筑五大海洋主导产业。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海洋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为更好地发挥对台优势,平潭开发如火如荼——

  作为中央对台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和海西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平潭被选定为实践两岸“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全新模式的综合实验区。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各项优惠政策刺激拉动下,平潭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实验区企业总户数突破2000户,成为我省吸引境内外资本最多、最快的地区之一。去年底,平潭推出当天核准制、注册资本零首付制和台资企业直接登记制等新举措,台资企业注册登记实现突破,目前全区台资企业超过外资企业总数的一半。

  在更大的战略空间中迎来更大开放,福建跨越发展的姿态更加昂扬——

  去年3月,省委书记孙春兰率代表团访港澳,带回了投资合同229项;7月底,省长苏树林赴上海参加福建省民营企业项目投资恳谈会,为民企和我省好项目“做媒”;今年4月,省政府又进京举办“投资福建”推介会,组织我省企业与知名企业、跨国公司“联姻”,累计吸引投资105亿美元……

  我省辐射内陆省份的功能也愈发凸显。去年5月,武夷山“陆地港”率先试运行,并在内陆地区率先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直通式通关模式,这吸引了江西、浙江等地货物到此通关。与此同时,我省全力加快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通道建设,内陆山区的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弥合城乡鸿沟,发挥区域优势,我省正以更有力的统筹,构建更加协调的发展格局——

  闽侯县南通镇近年来承接从福州市区搬迁来的海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并延伸发展了建材批发市场、机电物流园。如今走在南通镇,拥挤杂乱状况已不复存在,一座新兴物流城正崛起。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改革成效喜人。2011年,全省42个试点镇累计完成投资953.66亿元。

  去年9月《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首批18个重大项目启动建设;今年3月,福莆宁签订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以福莆宁三市及平潭联动发展为核心的福州大都市区建设正加速推进……

  来源:福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