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最大的民生。上半年,我省实现“GDP增长11.3%,财政总收入增长15.3%”,为民生事业的改善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今年,省财政直接用于民生的支出已达500多亿,占一般性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也超过GDP增速。民生就是内需。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物价稳定,改善民生,持久、有力地拉动了我省经济增长。发展与民生之间良好互动,我省实现了“做大蛋糕”与“多分蛋糕”的统一。
CPI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民生实事,市民最为关注是收入的增长。
上半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1元,同比增长12.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9292元,同比增长13.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6%,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从全国看,福建城镇居民收入的量与增速均排名较为靠前。
另外,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32.5元,同比增长16.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4%,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据介绍,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幅,均高于年初确定的12.3%的目标。
作为重大民生项目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上半年我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制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工作的意见,今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1.8%,春粮产量达34.36万吨,增加0.5万吨。我省制定了落实稳定食品价格的十条措施,健全价格异动协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涨幅比一季度缩小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
保障房开工率近八成
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保障、改善民生举措,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医疗、教育、保障房及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1—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6.9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1.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6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7.65%。
教育是民生之基。上半年我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全省人口92.4%的地区实现“双高普九”,实现一街一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2%。校舍安全工程竣工面积579万平方米,开工率102.2%。
住房是民生之要。全省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2.59万套,开工率79.2%;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7.5万套,基本建成率57.7%。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上半年,全省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合率分别达96%、96%和99.6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为75%、70%和75%左右。省定农村低保标准从1200元提高到1800元,农村扶贫标准由2300元提高到3000元,覆盖农村贫困人口200万人。医疗资源得到有效扩充,全省已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12502个,占建制村卫生所总数75.5%;新增床位2402张,卫生信息化建设延伸至村卫生所。
此外,重大社会事业项目也有序推进,其中省大学生体育场、三明市城市文化广场、永定县海峡客家文化城等项目处于装修阶段,省立医院心血管病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
【互动】
“成绩增强了未来发展的信心”
“我省上半年经济趋稳趋好”系列报道受到各方好评
8月3日讯 年初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但我省经济增长逐季回升,主要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报从上月起,第一时间推出“我省上半年经济趋稳趋好”系列报道,7篇文章呈现出了我省主要经济指标逆势增长成绩斐然的奥妙所在。
系列报道在广大读者、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及出台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措施,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敢拼有为;“成绩增强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只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福建经济一定能延续又好又快的态势”。
“报道让我们全面了解了福建上半年发展形势,今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大,福建成绩的取得非常不容易。”读者吴辉平表示。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主,读者刘捷则表示,福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11.3%的经济增速,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强劲活力,更得益于近年福建全省上下形成的良好政策环境。
“下半年,我省必须坚持政策的延续性和持续性,为民营经济发展继续创造良好环境。”福建特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娟则认为,作为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细胞,企业对经济运行和市场冷暖的变化更直接,“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减负与扶持,促进出口的进一步增长。”
省内经济专家表示,面对下半年经济发展的复杂局面,我们既要看到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准备;也要看到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我省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希望能把握机遇,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表示。
来源: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