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疗服务量将达到全社会总量的20%,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21日,我省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细则》,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并给予多项优惠政策。根据《实施细则》,社会资本可依法自主选择医疗服务投资领域,凡法律法规未予限制的,均允许进入;其服务范围、诊疗科目、床位设置、技术准入等,只要符合准入条件的均不受限制。
社会资本可以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可申请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凡符合配置标准和使用资质的,政府将不限制配置。
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当地120急救网络和交通事故定点救治医院,并支持其参加高招体检、招聘体检和健康体检等工作。
优先支持社会资本在城市新区、城乡接合部等医疗资源薄弱地区举办综合医院,举办有一定规模、服务能力强、拥有高新技术和专科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康复、精神、儿童、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院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临终关怀、医学检验等新兴和急需的健康服务机构、特需医疗服务机构。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与建设,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鼓励境外资本在我省举办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鼓励拥有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境外医疗机构与我省公立医院进行交流合作,并支持台港澳医师到我省短期行医。
共有15项优惠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办医。
相关报道:
我省昨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根据这一新政,社会资本在闽办医可享受何种优惠?有哪些保障措施?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15条惠政激励社会资本办医
问: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将享受哪些方面的优惠政策?
答:一共有15项优惠政策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分别涉及财政、税收、水电气价格、建设用地、金融贷款、保险、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各级政府将设立专项资金,通过一次性开办补助、床位运营补贴等方式,扶持非营利性非公立医院发展。对非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政府下达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卫生支农、支边、对口支援等任务,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偿;承担的“三无”病人医疗救治费用,经有关部门核实后,由各级财政给予补助;符合规定的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享受公立医院同等补助政策。
问:税收方面的优惠具体有哪些?
答: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获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符合有关规定的收入列为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对社会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条件的,自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自产自用制剂免征增值税,自用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捐赠社会办医的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
对符合城镇医保、新农合定点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无论是非营利性还是营利性,均应及时将其纳入城镇医保、新农合定点范围,其出具的税务部门统一监制的发票应予以认可,执行与同级公立医院相同的报销政策,并及时结算和划拨医保、新农合统筹基金。
问:贷款及奖励金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措施?
答:对符合《福建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暂行管理办法》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贷款,可享受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
非营利性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扣除办医成本、预留医疗机构发展基金以及提留其他有关费用后,可以从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举办者,年奖励总额不超过以举办者累积出资额为基数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倍的利息额;非营利性非公立医疗机构经依法清算后,可对举办者给予不超过资产增值部分10%的一次性奖励。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享有相关产权与经济收益。
问:非公立医疗机构是否可以自主采购非中标药品?
答: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不参加药品集中采购,允许向药品生产商及供货商采购非中标药品,拥有自主采购和使用非中标药品的权利。但纳入医保定点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零售价,不得高于药品集中采购结果确定的限价。
问:如何保障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
答:政府将吸收非公立医疗机构专家进入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和医院评审、职称评定医疗事故鉴定伤残鉴定专家库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可以参加课题招标和成果评价,申请科研项目、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带头人的经费补助,并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此外,将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纳入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计划,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实行人事代理。符合省里有关规定的人事代理人员,其工龄可连续计算。原为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在编的卫生技术人员应聘到非公立医疗机构后,符合事业单位考核聘用条件的,如本人申请,经公立医疗机构及主管部门考核同意,报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后,在核定的编制数内,可聘用为公立医疗机构在编人员;符合报考事业单位岗位条件的,可参加公开招聘考试聘用到有空编的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引进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同等优惠政策。
来源: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