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港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亿吨大港正在崛起


时间:2012-11-05





海洋是福州最大的资源,港口是福州最大的优势。通航道,建码头,万吨巨轮往来不息。十六大以来的10年,福州港的建设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座面向世界的亿吨大港正在崛起。

  10年来,福州港“胃口”大增。2011年,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218万吨,而在10年前,这一数据仅为3907万吨;2002年,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仅48万标箱,如今已达到166万标箱。

  跳出闽江口 走向海洋大港

  港口,是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建港兴城,港以城兴,这是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是福州发展的必经之路。

  然而,上世纪90年代,福州几乎所有的码头都属于河口港,即使实施了闽江通海航道二期整治工程,也只能借助潮水通航2万吨级海轮,难以满足万吨级船舶和第一代全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港的要求。无远洋航线,缺乏大型深水集装箱和煤炭、石油、矿石等专业码头,已成为制约福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船舶进出港受闽江航道潮水限制,当时福州港码头吨位不能适应全球海运业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刘岩松说,当时大型轮船只能停到福州北端的宁波港,再用汽车把货物运回来。

  跳出闽江,奔向大海,势在必行。

  2002年8月20日,福州正式向交通部提交《福州港总体规划》,将福州港“一分为四”,标志着福州港正式跳出闽江,迈向大海。

  如今,福州港已跳出闽江口向海港发展,形成以海港为主、河口港相配套的格局。福州港设计吞吐能力从原先的1000多万吨,激增到8900多万吨,为周边区域发展发挥了更大作用。同时,福州港还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贸易往来,开辟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地中海、西非等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国内沿海港口海上货运航线,每年到港万吨级以上船舶达5000多艘次。

  各司其职 港口结构功能更趋合理

  “刚刚进驻长乐松下港区时,这儿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松下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刚感慨地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国家一类口岸、对台直航港口,全国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

  福州松下码头有限公司2004年进驻长乐松下港区,经过8年来的“垦荒”,先后建成1号、2号2个7万吨级泊位兼靠10万吨。刚刚建成的3号7万吨级兼靠15万吨泊位正在接受有关部门验收,通过后就能投入使用。

  据曹志刚介绍,根据《福州港总体规划》,松下港区定位为以服务粮食中转、加工、储运等临港产业发展为主的港区。规划中,松下港区将建设14个大型泊位,用于接卸粮食、集装箱、散杂货等。建成后,这里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粮食集散地。

  松下港区着力打造海西“粮仓”,闽江口、江阴以及罗源湾等港区也不甘落后。闽江口港区将以服务沿江产业和旅客运输为主,逐步实施部分作业区城市化改造;江阴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以散货和化工品运输为辅;罗源湾港区以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为主,以集装箱运输为辅。

  如今,福州各大港区“各司其职”,结构与功能更趋合理,港口集约化程度与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

  巢好凤自来 临港产业如虎添翼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加速推进,福州临港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罗源湾海峡西岸软包装科技园内,目前世界最大的BOPP生产线正加快建设;江阴港区汽车整车进口项目投入运营进入倒计时,正在准备迎接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的联合验收;可门港区,神华罗源湾煤港电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将建设3个40万吨级散货泊位、国家级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煤炭销售中心、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以及可门支线铁路。

  巢好凤自来,随着一大批类似海峡西岸软包装科技园、江阴电厂这样的龙头项目相继落地、兴建和投产,福州各大港区临港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有资料显示,港口每增加1元的产值,就能为所在城市带来80多元的综合效益。福州港,这个全新的国际航运枢纽港正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为福州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东南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