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 昨天,泰国新米在厦正式上市,这也是厦门与泰国首次同步上市泰国米,引发业界关注。同时,记者昨日从厦门市粮食局获悉,目前,厦门口岸已开放7个大米进口国家,而由于多数未能进入零售市场,也因此,消费者只能通过各种“特殊渠道”才能吃到这些进口米。
[惊讶]
厦门可进口7国大米
“厦门虽是纯销区,粮食多靠外调,但事实上,厦门人的‘米袋子’不仅没有‘寂寞’过,反而比不少外地产粮区种类更丰富。”厦门盛宝粮油米业总经理张建辉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至今,除了销售国内出产的各类优质大米外,厦门已可进口来自7个国家的大米。据悉,这7个国家除泰国外,还有越南、巴基斯坦、乌拉圭、缅甸、柬埔寨及印度等。“其中今年新增4个大米进口国,印度目前已达成合作,但还需相关程序,近期或将进口。”张建辉说,就他们公司而言,除了主营泰国米外,近期还进口了越南米、乌拉圭米等。
除了盛宝粮油,厦门中粮、夏商等粮食企业也已开始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进口大米。此外,好年东与金香穗也曾赴越南等地考察,近期或考虑尝试进口国外大米。
据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进口大米198万吨,比去年同期翻了近两番。据悉,截至目前,厦门口岸进口大米约10万多吨。其中,今年第一季度共进口32批13721.3吨,进口巴基斯坦大米7500吨、越南大米4350吨、泰国大米1871吨。
[揭秘]
进口米都去哪里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泰国米之外,其余业已进口的大米价格其实并不高,如越南米、巴基斯坦米等,二者到岸价较泰国大米低近六成,批发价在2元/斤左右。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今年第四季度,国家已取消国外大米进口的各类检验检疫费,这笔费用占到总成本的千分之二左右,这也帮厦门进口米企减少成本。”厦门一家米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为保护国内大米品牌,这些国外大米引进后,一般都不标榜品牌,也不走零售,多以各种不同形式进入市场,被消费者吃到。
好年东米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尤其是巴基斯坦米、越南米等低价米,因口感偏硬,大家吃不习惯,超市都不卖,一般作为食品原料、工地食堂大米等销售。“也有的因价格低,很多粮企会将其与国内中低端米进行‘调和’,以改善其口感,再以各种包装形式售往销区。”
不过,张建辉说,相比之下,乌拉圭米品质并不差,只是乌拉圭因为常常跟我国易货,又因减少运输成本,导致其进口价较低,目前,乌拉圭米常常会被卖到西餐厅用作炒饭。
[影响]
能平抑本地米价
厦门市粮食局相关人士表示,越来越多低价米被引入厦门,一方面可通过不同方式改善厦门人的吃饭口味,另一方面,也能对本地米价进行调和。“今年以来,虽然粮食产区的粮价波动较大,但厦门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一直较稳定,近期还跌了一些,这跟厦门市场上存在一定低价进口米密切相关。”
此外,夏商粮食公司的林总认为,当前,从厦门口岸进口的一些国外低价米,还有一部分会被转卖入内地,尤其会对产区粮价造成冲击。不过,记者获悉,接下来,国家已考虑引入越南、柬埔寨等国的优质大米,未来也可能会对市场产生新的影响。
来源:海西晨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