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版图是南北更长还是东西更宽吗?看惯了横版地图的很容易把答案锁定在东西更宽,但正确答案可是南北更长。如今中国地图出版社独家最新推出的新编竖版中国地图,让这个问题变得一目了然。竖版地图以更直观的形式全景展示了我国的疆域。
南海诸岛被全面展示
在2013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中,以往在横版中国地图里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插图,这次被全面展示,它将南海诸岛与大陆连在了一起。在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诸岛内的主要岛屿、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地图社工作人员认为,新版地图是国家版图的最佳表现形式。而新的竖版中国、世界地图视觉效果好,适合企事业单位、学校及老百姓家中张挂。
此次重点推出中国、世界配套的竖版地图有政区和地形两个品种,包括两全和一全两种规格,分别有覆膜和折叠两种形式可供选择。
相比横版图减少个别县级居民点
竖版中国地图编辑周北燕说,在同一开幅的幅面上,竖版地图比横版地图的比例尺要小些,比如同是一全开,竖版比例尺为1:700万,横版大约是1:600万,即横版比竖版的陆地展现得更大一些,而竖版海域展现得更直观完整。“在竖版地图的设计编制过程中,我们尽量去弥补竖版地图陆地表示版面相对小的问题,除居民点极稠密的省份,如河北、河南,个别县级居民点未表示外,其他省份县级居民点都表示出来了,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等省份,还表示了部分乡镇村。”
周北燕认为,单张地图的优点在于直观、一览性强、装饰效果好。“竖版地图已经把读者最关心河流、居民点、界线、山脉、山峰等内容都表示出来,在竖版中国全图中还表示了铁路、高速公路路网、国道路网等内容,在竖版中国地形图中,全景展示了中国地形景观和地理单元。”
对话
陆用森中国地图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海洋权益体现在竖版地图上
新京报:能不能简单谈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地图编制的发展过程?
陆用森:我1958年就来到社里开始参与地图编辑工作,那时候还是苏联专家指导,我们近现代地图的绘制也主要受苏联影响,苏联的绘图和欧美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图边框是当时苏联的绘图方法,欧美地图很少有这样带花纹的粗边框,而中国现在的地图喜欢用粗边框。还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对河流的体现。西欧地图的河流粗细是一样的,而我们地图上的河流是渐变的,以分出主流和支流,层次看得很清楚,你远一点只能看到主要河流,近一些可以看到其他级别河流。
新京报:这两种不同的绘图方式有高低之分吗?
陆用森:这是观念不一样,两种不同的制图理念。欧美的绘图方式有好处,就是信息载负量比较大,他们要求不人为加工。我们的制图更注重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编辑在编制过程中对地图上的河流、居民地、界线、交通等要素会做筛选和综合。
新京报:你最早来社里的时候地图的制作方式是怎样的?
陆用森:过去全手工绘制,进单位后起码要先学习3个月到1年基本功练习,比如学画线条和写字。过去地图上的字都是手写出来的,写“中国”两字,要求十个“中国”都要一样,要达到这个效果,即字的粗细、笔画、结构都一样。我们出版社今年要开一个地图文化馆,那里面就有老的手绘稿子。以前画一张图起码要两三年,现在快的话一两个月就可以完成。以前画图的时候要趴在制图版上,有的女同志怀孕了还要趴在上面画,非常辛苦。近视眼和胃病都是职业病,眼睛伤得厉害。因为制图时间太长,有的人没看到自己编辑的图出版就离世了。
新京报:过去地图在精确度上也和现在差距比较大?
陆用森:过去西部部分地区是空白,没有测绘过,所以当时的地图关于这部分有点像示意图。现在地图数据库越来越详细,刚开始是百万的比例尺,现在可以做到五万、一万比例尺了。计算机制图技术的发展让现在制图过程变得快捷、精准。
新京报:你觉得竖版中国地图的推出,意义是什么?
陆用森:原来横版中国地图上南海诸岛的比例尺比主图的比例尺小很多,基本是主图的二分之一,历史上的地图一直是这样。现在竖版将中国展现得更直观,海陆一体,以一种新形式呈现中国,南海诸岛标示了一百多个主要岛屿岛礁和暗沙。而横版上南海诸岛不可能标注很多,只能表示几大群岛、黄岩岛、曾母暗沙等内容,现在我们也比较强调海洋权益,体现在版图上,也可以给读者一个完整概念。
新京报:以前只是在教学中出过竖版地图?
陆用森:我们过去教学图里有竖版图,是教学挂图,但里面内容很少,面向社会的竖版图我们没有做过。如果做个社会调查,中国是南北长,还是东西宽?很多人就会答错,现在这个竖版出来,很明显南北更长,这就给读者一个更直观的疆域概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