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揭晓,今年谁是大热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09





  中新网10月9日消息,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揭晓。这是2017年诺贝尔奖中最后一个颁发的奖项。与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文学奖等诺奖“元老”奖项不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到1969年才首次颁奖,是诺奖中“最年轻”的奖项。
 
nuobeierjiangjiANgzhang
  资料图:诺贝尔奖奖章。
 
 
  【诺奖中的“小弟弟”】
 
 
  根据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1895年立下的遗嘱,诺贝尔奖项最初只包括化学奖、物理学奖、文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与和平奖,这5大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奖。
 
 
  1968年,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了经济学奖,全称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该奖项于1969年首次颁奖,比其他奖项的设立和颁发足足晚了半个多世纪。
 
 
  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定,评委会包括5名到8名成员。每年评委会从世界各地收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有200个到300个。在经过资格确认、初选、复选后,评选结果在10月的某个星期一公布。
 
 
  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关人员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9日17时45分)揭晓。
 
16nianaolifohuonuojiang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9月10日上午11时45分,瑞典斯德哥尔摩,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罗姆荣获该奖项。
 
 
  【今年谁是大热门?】
 
 
  2016年的经济学奖,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哈特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霍姆斯特罗姆获得殊荣,以表彰他们在契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今年,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引文桂冠奖”发布了2017年经济学奖名单,该名单上的几位位科研人员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在今年或不久的将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精英:
 
 
  加州理工学院行为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陈天桥夫妇研究中心社会和神经系统科学主席ColinF.Camerer及卡耐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教授GeorgeF.Loewenstein——获奖原因:对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经济学教授RobertE.Hall——获奖原因:分析了工人生产力并研究了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原因;
 
 
  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誉教授MichaelC.Jensen、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荣誉教授StewartC.Myers、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KatherineDusakMillerRaghuramG.Rajan——获奖原因:在阐明企业融资决策维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16niannuojiang
  资料图:当地时间2016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项获奖者被公布。
 
 
  【经济学奖有啥用?】
 
 
  “契约理论”,“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看看往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研究,复杂的术语难免让普通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经济学理论看起来非常复杂,但经济学思想其实都很简单——
 
 
  1981年,托宾因投资组合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别人问他为什么得了奖,他说,我发现“不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
 
 
  1990年,默顿米勒因为公司财务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则如此解释自己研究的实质:“我证明了把一块美元从一个口袋放进另一个口袋,你的财富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就连诺贝尔奖本身的发展壮大,也和经济脱不了关系——今年的奖金数额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40万元),而诺贝尔奖之初仅有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若无后人对这笔钱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3100万克朗就连今年的颁奖金额也不够。
 
 
  专家指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反映了经济分析的某些特点和趋势,从新的度重新观察经济体系的新方法,这其中包括信息经济学、人类资本、博弈论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等,这些特点和趋势反映了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已经远远超越了通常所认为的传统经济学。
 
 
  此外,经济学家们在不断地拓展经济学的边界,把这些原理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合适的应用,才能凸显出经济研究的价值。
 
 
  转自:中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