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9日,电影《时间去哪儿了》将在全国公映。这是金砖五国首次合作拍摄电影。大片幕后有啥花絮?中国是如何通过电影,与不同文明对话?新时期,中国电影人该如何借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
金砖五国合作摄制影片,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上首次提出的,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一致赞同。电影《时间去哪儿了》是第一部由五个金砖国家知名导演共同合作执导的集锦长片,中国导演贾樟柯监制并执导中国部分,巴西导演沃尔特·塞勒斯、俄罗斯导演阿历斯基·费朵奇科、印度导演马德哈尔·班达卡以及南非导演贾梅尔·奎比卡也各自以不同风格讲述有关时间与人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每一个故事单元最后都用谚语来提炼主题,五国电影人惊奇地发现,有关“时间”的谚语,各国不尽相同,但其中都凝聚着各自的智慧。
合拍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各国都选取了各自标志性的符号,经过一次次的交流碰撞,最终完美融合。张宏森表示,正因为差异,“共同拍摄电影”这件事情才意义非凡,独具魅力——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求同存异,最终寻求技术和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这种求证方法本身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实际上,这是各国电影人更具广度、深度的合作,也将为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机制开辟出新的路径。
以电影为例,金砖合作在人文交流领域的成果正在日益显现。五国不仅合拍了首部影片,而且在今年成都举行的金砖国家电影节期间,推出金砖五国2017—2021年电影合拍计划和人才交流培养计划,达成《金砖国家电影合作成都共识》,为下一步务实合作凝心聚力。电影节上举办的电影合作论坛、国家电影日等主题活动如火如荼,给金砖五国电影人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从票房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且逐渐在缩小和世界第一大市场(北美)的差距,”张宏森说,“在互联互通日益加强的时期,各国的优秀作品都会进入中国。对于中国而言,只有用实力说话,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积淀和改革开放的丰富图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也是中国电影人讲好中国故事的秘诀。”
以电影《战狼Ⅱ》为例,这是中国电影类型化成功的案例,也是中国电影工作者用诚心诚意的工作换来的成果。“只要我们不断开拓电影美学的崭新路径,始终保持电影创作的初心,立足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电影将永葆青春的魅力。”张宏森表示。
人文交流具有超越性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层面的交流夯实民意基础。电影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搭起一座坚实桥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