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落:金庸小说影视化的三个阶段


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韩松落    时间:2017-05-14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金庸就是一个故乡,一个精神世界里的故乡,而这个故乡,不只是用文字铸造的,也是千千万万人,用影像筑造起来的。

 

  1955年,查良镛先生以“金庸”为笔名,开始武侠小说创作,首部作品是《书剑恩仇录》。三年后的1958年,香港峨眉影片公司,将他已经写成的《射雕英雄传》、《碧血剑》改编为系列电影,从此,“金庸”既意味着小说,也意味着电影,既是文字和想象,也是影像和形象。

 

  金庸小说的影像化之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电影时代,1958年的《射雕英雄传》等电影作品露面之后,1960年代初,也是峨眉影片公司,又将《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鸳鸯刀》、《飞狐外传》改编为系列电影,紧接着,是香港豪华影片公司和福禄影片公司用《倚天屠龙记》改编的若干电影。1967年,在邵氏兄弟创办TVB,开始涉足电视业的同时,邵氏也开始拍摄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倚天屠龙记》等作品再度被影像化。

 

  第二个阶段,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的影视共举时代,在他的小说还在不断被改编为电影的同时,香港的佳艺、无线、亚视,以及台湾的中视、台视,相继将金庸小说改编为长篇电视剧,我们所熟知的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就出自这个时代。

 

  第三个阶段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依然是影视并存,只不过,内地的影视公司开始加入改编队伍,1994年由黎学文导演、黄海冰主演的《书剑恩仇录》成为首部由内地拍摄的金庸剧,此后,大部分金庸小说,都有了内地影像版,张纪中、于正改编的金庸剧,都曾引起关注与争议。

 

  金庸小说,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热烈的欢迎?尤其是在内地,他的作品,为什么会被视为不能贸然触碰的经典?因为,金庸是正大的、圆润的、平和的,他甚至可以说是现实的,他最现实之处,不在于他书写的故事,而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性格想象,完成了中国人对性格理想的寄托。他在小说里书写叛逆,自己却圆润贯通,他歌颂流浪,自己却平静地扎根,金庸小说拥有的是江湖之形、庙堂之神。

 

  而且,他完整地呈现了一个中国人的成长经验。在中国历史那种由不断改朝换代形成的死循环中,中国人的生命体验,也通过一个相似的结构不断循环,每个人的体验,都会在下一代人身上反复发生和反复加深:每个人都要经历觉悟——崛起——参与——幻灭——退隐,在“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后,还多出一步——“见明灭”。尤其是他那些在时间人物上有连贯性的小说(《射雕》、《神雕》、《倚天》),更是将这种起伏参透、趋向虚无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种虚无感,让他的小说多了意韵,也让社会管理者既感同身受,也时刻警觉。2004年,金庸小说进教材的议题,进入最后的讨论阶段之后,各方面提出的反对意见中,最醒目的就是“武侠人生是虚无人生”、“武侠宣扬因果报应迷信”。

 

  所以,与其说金庸是进入内地,倒不如说,是回到了内地,因为,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一直是作为上海的镜像存在,是海派文化的偏安地,金庸小说的格局气象,本就属于大陆文化而不是岛屿文化。八十年代,时机成熟了,他回来了,并迅速和内地读者及观众达成一致,内地观众的视角和喜好,从此决定了金庸武侠剧(乃至武侠剧)的风格取向,取景得在名山大川,光线得明亮,色彩得鲜艳,情节画面得和谐。那之后的武侠剧,都在贯彻“金庸美学”。

 

  两岸三地,在将金庸小说影像化的热情上,几乎达成了一致。但他的作品,也是最难改编的,几乎每个改编为影像的版本,都会引起激烈的吐槽。

 


  他的小说,依照“飞雪连天射白鹿”那副对子的总结,一共只有十四部,被反复改编的,其实不超过一半。就是这六七部小说,经过几十年传播,以及影视的热心改编,已经进入公共记忆。人们之所以愿意一遍遍地看金庸小说的各种改编版本,是为了看到新面孔,也是为了看到改编者怎么解决那些公共记忆和个人形象、个人表达之间的矛盾。这都像从前的人对“戏”的要求,看看新的演绎者,在经典性的镣铐下,那微弱的个人表达。

 

  不过,金庸作为一个品牌,是能容得下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改编者的变化的。一种风格取向占领视野,不但是因为它符合某种期待,某种风向,也因为它包容,容得下各种理解,也容得下扭曲、篡改、借光、跟风、仿制,因为,这些理解、扭曲、篡改、仿制,最终也会变成这种风格的一部分。古龙是这样,金庸也是这样。他们的风格、品牌、美学趣味的壮大,和它本身的强大有关,也和这些衍生物的强大有关。只要这种风格(品牌、趣味)成为一个账户,此后任何与它有关的行为,都是往这个账户里进行存储。

 

  所有的武侠剧,也莫不如此,它是我们的故乡,假拟出一个幽深美丽的过往,不变,不动,似乎已经进入了永恒,却也得容忍新时代的参与和震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