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幕后推手哈维·韦恩斯坦的性侵丑闻仍在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指证韦恩斯坦,并号召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共同着手改变现有的畸形的行业规则。
这些曾经的受害人、如今的证人有男有女、种族不同、肤色各异,有的出身名流世家,有的出身寒门,这些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屈服于韦恩斯坦所掌握的权力,选择默默忍受、沉默不语。
如今韦恩斯坦失势,几十年间遭受过韦恩斯坦不同程度侵害的这些人方才打破沉默。
韦恩斯坦性侵门事件说明一点问题,性暴力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得性本身,重点是展示权力。因为权力关系的介入,使得是非分明的性侵害变得具有争议性。
KBS十月新推出的月火档连续剧《魔女的法庭》将焦点放在了争议性巨大的性犯罪问题上。
近几年韩国翻拍美剧成果并不令人满意,但韩剧制作本身似乎已经掌握了美剧人物塑造的精髓。在许多韩剧中,都能看到那种美剧核心人物身上的特质:道德滑坡的反英雄角色,业务水平出众,特立独行,存在的复杂的家庭问题。这些特质也出现在了《魔女的法庭》的主角马翌(郑丽媛饰)身上。
马翌由母亲郭实英(李日花饰)独自抚养长大。郭实英曾遭遇性侵害,加害人赵甲洙(田光烈饰)是警察局的高层官员,利用手头权力胁迫郭实英达成和解。十年后,赵甲洙再曝出性侵丑闻,受害者被迫撤诉后由于愤懑不满自杀。出于义愤,郭实英携证据向检方指控赵甲洙,意外被赵甲洙发现,从此下落不明。
成为孤儿的马翌虽然坚强地长大成人,成为韩国高出普通人一等的检察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扭曲的性格,成为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对位高者能忍则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位低一等者则虚张声势地进行压制,热衷功名、唯利是图,为了名利甘受胯下之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不考虑周边人因自己行为所需付出的代价,是检察官圈子里出了名的“势利小人”,一个不折不扣、心狠手辣的“魔女”。
郑丽媛饰马翌
为了报复流氓上司开出的空头支票,作为上司性侵现场唯一目击证人的马翌和上司鱼死网破,被发配到“妇幼犯罪专务部”,这个电视剧虚构出的冷宫部门专门处理涉性犯罪问题,创立者是当年接到马翌母亲举报电话的检察官闵淑智淑(金丽珍饰)。
领导不好对付,同办公室的同事也令女主角头疼。
如果说马翌是来自地狱的魔女,那么作为研修院时代的第一名特优生、曾经的精神科医生,主动请缨加入冷宫部门的男主角吕镇旭(尹贤旻饰)就是挥动小翅膀的天使。他在坚持正义、追查真相的同时,也会细心的考虑到涉性犯罪案件中受害人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及隐私保护的重要性,维护受害者权益。
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体制内七个年头修炼成的魔女还是有办法在暗地里做手脚,不计代价赢得诉讼。
尹贤旻饰吕镇旭
和堺雅人、新垣结衣主演的日剧《LegalHigh》不同,夸张搞笑的古美门研介在施展毫无人性的各种手段后,还会当庭分发鸡汤、分享金句,教育观众的同时修正跑偏的价值观。《魔女的法庭》则不然,女主角背靠公权力好乘凉,祸害当事人心不慌,只耍手段不熬汤。
不过,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最后战胜心狠手辣大反派还是要靠女主角这样的狠角色。
田光烈饰赵甲洙
男性当权者对普通百姓、检察部门小领导对媒体记者、女教授对男研究生……《魔女的法庭》所列举的涉性犯罪,基本都处在一定的权力结构中,由于一方掌握着另一方所需求的资源,甚至掌握着另一方的命运,使得发生性关系的要求似乎变得难以决绝,在外界将肉体交易视为行业潜规则的错误认知环境下,受害人往往申诉无门,反而会因所处的弱势地位而被外界猜忌、攻讦。
作为权肉交易潜规则被视为平常化的演艺界,由权力结构引发的性侵害及侵害发生后受害者选择沉默的情况,韦恩斯坦性丑闻或许是其中时间较长、受害人名声最大、受害人数最多的一例,但绝不是仅有的个例,而且非常普遍。
就韩国而言,男明星性侵女性(甚至多名女性)最后不了了之的新闻就和同公司艺人曝光热恋因行程繁忙和平分手的新闻一样频繁。
2013年韩国男星朴施厚涉嫌性侵年轻女模特,检方做不起诉处理,女方自诉,朴施厚方同时主张名誉权损害,进行诉讼,近一年的攻防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和解,朴施厚在舆论平息之后于去年复出,照样能够拿到男主角的角色。
2016年早春,仍在服役期内的韩国男演员李民基被曝出性侵丑闻,女方起诉后撤诉,韩国警方之后出面证实李民基没有侵犯行为,原本准备在服役后马上复出的李民基辞演《明天和你》,风波平息后于今年成为浪漫爱情喜剧《今生是第一次》的主演。
同年,韩国男星朴有天被四名女性指控性侵,检方做不起诉处理,朴有天对指控者中的两名进行名誉权诉讼,今年九月,法院宣判两名女性被告无罪,朴有天进入舆论沉淀期,复出时间待定。
四年间三起涉性事件中,所有被控存在侵害行为的都是知名男性公众人物,背后有财力雄厚的娱乐公司做后盾,所有提出控告的女性都是无名小卒,检方做不起诉处理、女方告诉后又撤诉的,除了对侵害经过的描述不同,进入司法程序后的处理过程几乎相差无几。
双方掌握的资源相差之悬殊,让外界很难以事件结果作为衡量事件中法律层面的公平和正义得以彰显的依据。
存在于权力结构中的性侵害行为十分常见,解决权力结构性性侵或许可以受到个案的推动,却很难因个案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就社会认识层面而言,涉性侵害的受害者常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平均过错的无逻辑俗语所困扰,认为自己需要对挑动对方欲望付一定的责任。这种环境构建于对女性课以更严苛义务的社会基础上。
在涉性侵害问题中,加害方多数情况下为男性,而男性被默认为没有管理自身欲望的能力,在默认错误前提假设的情况下,外部环境会认为加害者受到了受害人的挑动,因而受害者负有责任。自责会不同程度上束缚住受害者寻求正义伸张和自身利益保护的手脚。
如果依靠司法程序伸张正义,对受害者同样会造成二次伤害。非经过特殊训练的普通民众参与诉讼都会伴随明显的情绪压力。
涉性侵害案件受害者已经遭受过精神创伤,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和法律程序发生矛盾:
受害者需要社会认同和支持,法庭则必须将受害者置于被质疑的位置(起码要受到对方辩护律师的质疑);
受害人需要力量感和对生活的控制权,而法庭则将受害人置于一系列复杂的规则和程序中,剥夺受害者的控制权;
受害者出于对事件的合理化需求,会按照自己的方式讲述故事,而司法程序会打断受害者构建事件连续性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受害者会自愈的过程是消除受害记忆,而司法程序强迫受害者暴露特定记忆。
这些矛盾对于涉性侵害受害者而言无疑是二次伤害,何况多数受害人会担心加害者施加的报复,综合上述因素,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我保护。
而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仍然会受到质疑,反抗和沉默都不能免除二次伤害。
漫无边际的质疑声和多数人的沉默变相鼓励了加害人,间接导致更多受害者的出现,从而堕入恶性循环中。
韩剧《魔女的法庭》构成剧情核心的,仍然是道德滑坡的反英雄依靠个人独特的方式完成对抗纯粹邪恶的过程,但它的看点绝不仅仅在于魔女检察官马翌如何靠玩弄各种阴招赢得诉讼。
剧集没有回避性侵害现场,没有回避受害人身上的瑕疵,在这个揭示真相的过程中,权力结构在性侵害案件中起到的作用被渐渐地以具象的、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这正是影视优于其他社会教育手段的地方,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古老叙事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检察官题材也被韩剧拍到招人烦,但表现涉性侵害题材还是相对罕见,《魔女的法庭》在表现手法上并不沉重,反而很有喜感,但它所揭示的问题是严肃而沉重的,值得观众细细总结成能够反馈给现实、推动社会改变的观后感。(戴桃疆)
转自:澎湃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