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特效揭秘 电影特效无法取代人的表演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王金跃    时间:2017-08-29





   电影《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即将在中国公映,日前,全球顶级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的视效总监Anders Langlands亮相北京,与包括陆川、路阳、杨庆、韩延等多名青年导演一起,以这部电影中的电脑特效制作经过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大师班”对话活动。在听完Anders 的介绍后,曾经拍摄过《九层妖塔》的导演陆川感慨地说,自己很羡慕片方能找到在影片中扮演猿族首领凯撒的演员安迪·瑟金斯,“现在我们拍戏,找演员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找好演员去演怪物,还不能露脸。”他透露,在《九层妖塔》中,为了节省资金,“所有的怪物都是我自己表演的。”

  由《指环王》系列的导演彼得·杰克逊创立的特效公司“维塔工作室”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特效制作团队。Anders 透露,和《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比起来,《猩球崛起3》创造了更复杂的猩猩角色。几百只猩猩,几乎每只猩猩都拥有500万根毛发,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维塔工作室强大的电脑动作捕捉技术和精湛的制作水准。在《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中,为了得到逼真的“猩猩”效果,维塔工作室动用了998名工作人员参与到幕后制作中,最多时有430多人同时为一个特技项目工作。其中电脑CPU的处理时间耗费了大约1.9亿个小时,折合起来等于5400年!而1440个特效镜头,占据了整部电影95%的镜头量。

  活动现场提前播放了几个片段,在看完了影片后,导演陆川感慨地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有一点羡慕的感觉,我们上次做《九层妖塔》的时候,总共资金只有9600万人民币,想做得很好,但预算是很有限制的。”他对安迪·瑟金斯在片中扮演的猿族首领凯撒的面部表情的精湛演绎赞不绝口,安迪·瑟金斯曾经在《指环王》系列中扮演数字人物“咕噜”,在拍摄时,制作团队通过安装在安迪身上的传感器,收集到他的动作和脸部表情,经过电脑的加工,最后制作出活灵活现的“咕噜”形象。这次在《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中也不例外,不过相比《指环王》,他此次塑造的“凯撒”在面部表情的层次和精细度上都达到了当今电脑特效的巅峰水准,让人完全看不出这是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

  “我看到所有演员都那么专业,演得非常专注,全情投入,在我看来都是非常好的表演大师。而在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业里,要花很多很多精力才能说服一个演员不露脸来演一个怪物。”陆川感慨地说:自己拍摄上一部片子《九层妖塔》时,特效总监就是从新西兰来的,“他在极低的预算下把特效完成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很可惜,做完那部电影他就去世了。”他透露,自己正在拍摄的新片请来了Peter G. Travers,他做过《美国队长》、《银河护卫队》,“这些非常优秀的制作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捷径,让我们迅速地掌握这些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们做到更好的电影效果,我觉得这种合作会越来越多,是一个趋势。”

  而《滚蛋吧,肿瘤君》的导演韩延表示,在特效界,“有困难,找维塔”是一种共识,“国内很多动态捕捉,其实硬件已经差不多了,我们缺的是捕捉下来之后如何精细地调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他透露,自己的新片《动物世界》中的特效部分就是请维塔工作室的特效师帮忙制作的。

  在活动的提问环节,当有记者问起电脑特效的发展,最终是否可以完全取代演员的表演时,Anders连连摇头,“肯定不可能,总会有真人演员的需求,我最喜欢的电影是《十二怒汉》,12个演员在一个屋子里面表演,电影拍得非常好。对我来讲,电影就是艺术家和好的剧本结合在一起,看看最后的成效是怎样的。”他表示,不管是动作捕捉,还是表情捕捉,都是以人的表演为基础的,“人的表演才能创造电影的奇幻,也是大家会不停到电影院去看的原因。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人的表演是基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电影特效"打不过"剧情?《摔跤吧!爸爸》成五月票房冠军

    相较于2016年的电影票房市场的成绩,到2017年5月份止,国内电影市场显现出继续回暖的态势。据淘票票截至5月30日的数据显示,5月票房累计达到38亿元,较2016年5月的31 3亿元同比增长21 4%。
    2017-06-05
  • 立足传统 打造中国电影品牌

    中国电影创作的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传统,再生经典,以电影化的手段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形成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产品。
    2017-03-27
  • 票房依旧疲弱院线开启整合 电影市场吹响“集结号”

    尽管统计时加入了网络售票服务费,尽管近一段时间里进口大片轮番上映,但截至目前,国内电影票房市场依旧疲弱。作为电影行业下游的院线更是深知冷暖,抱团取暖正成为业内过冬的主要方法,一轮大规模的并购整合已经提前上演。
    2017-03-28
  • 在未来,科技+电影能碰撞出什么?

    曾经,一部3D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放映时创下的辉煌票房纪录,让人们感慨科技进步带给电影的可能性。在正在进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来自国内外电影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一同探讨未来科技对电影产业产生的影响和改变。
    2017-04-21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