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由中国人翻译的120回《三国演义》问世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21





  首部由中国人翻译的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全本问世

  四大名著汉英对照版出全了

  三卷本汉英对照版《三国演义TheThreeKingdoms》,近日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至此,凝聚了国际一批知名译者毕生精力的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全部出齐,重现了中国古典名著的神韵。为方便读者品读原文、欣赏译文,整套丛书采用汉英双页对排的方式,还精心配以明清两代的白描插图、文化注释、人名表、人物关系图等,希望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故事脉络,感受到名著传承的中华历史文化内涵。

  第一个由中国人翻译的

  120回《三国演义》全本

  汉英对照版《三国演义》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虞苏美教授翻译,罗纳德·C·艾弗森审订,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120回《三国演义》全本,除去少量的诗歌和情节稍有省略,译文几乎做到了一一对应,还附有必要的文化注释。虞苏美196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曾赴伦敦大学留学,参与主编过种类繁多的大学英语教材及参考资料等。此次为了完成这个浩大的翻译工程,她花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还在女儿帮助下将译稿整理成了电子版。罗纳德·C·艾弗森1984年曾跟随芝加哥市长团友好城市项目造访中国,在随后的30年里又多次来访,还曾在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商业战略,并策划了著名的“紫禁城珍宝”美国首次故宫文物巡展,是地道的汉学家与研究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查明建认为,《三国演义》将历史兴亡之感、政治军事之韬略、英雄之传奇、时事之诡谲、命运之难测、人性之复杂,糅合在紧张曲折、精彩纷呈的战争叙事之中,既是中国人智慧的百科全书,也是华人世界的集体文化记忆。“难能可贵的是,虞苏美的译文既忠实于原著,又注重英语读者的习惯,译笔忠实而灵活,向英语世界读者展现了中国式《荷马史诗》的厚重精彩。”复旦大学教授何刚强则评论称,《三国演义》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要将它译成让国外读者同样欣赏得来的英文读本,难度很大。因为《三国演义》人物众多,历史场景复杂,战场形态不一,且对各种政治势力与相关将领、官吏等的褒贬通常隐含在隐喻或典故之中,这些都对译者构成了巨大挑战,而虞苏美的英译本语言地道、洗练,译文易懂、有味,是一部成功的译作,相信会受到英语读者的欢迎。

  打造外教社

  中国名著汉外对照文库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介绍,汉英对照版四大名著是“外教社中国名著汉外对照文库”组成部分,这一出版项目始于2008年。当时外教社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联系,取得了《水浒传》登特·杨父子英译本的版权,后来经过两年多的打磨和审校,译者对英译本中300多处不够精准的地方做出修订,于2011年正式出版。同年出版的还有五卷本《红楼梦》,是两代汉学大师霍克思、闵福德历经40余年精心打造的这一译本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霍克思对这一版本寄予厚望并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希望这个全版本能给全世界新一代的读者带来快乐”,很多红学研究、翻译研究人员也都以这一版本作为研究范本。

  据悉,当年这套《红楼梦》正式出版后,出版社还曾收到美国马里兰大学一位教授的求购信,想将其作为学校“中国文学”选修课学生的使用教材。出版社方面收到信后非常激动,“中国文学能走入国外大学的课堂,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学精品的魅力。相信通过阅读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文学产生探讨的兴趣。”之后,外教社又于2013年推出四卷本《西游记》,《西游记》的英文译者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余国藩,双语版对原译本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校,修订了200余处细小瑕疵,获得译者的高度评价。

  助力中国文化

  “走出去”

  外教社方面表示,近年来出版社响应国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倡导,通过“外教社中国名著汉外对照文库”、“外教社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等项目,着力打造了一批文化传承和传播价值厚重的汉外对照中国文化出版物。这些项目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如“外教社中国名著汉外对照文库”中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均获得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2015年9月,汉英对照版《红楼梦》及“外教社中国文化汉外对照丛书”中的《英译唐诗选》、《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中国文化寓言故事》、《英译宋词集萃》、《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等多部图书还曾跟随习近平主席访美的脚步,作为国礼走进美国林肯中学,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一。

  文/崔巍

  转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人的忧乐精神

    中国人的忧乐精神

    中华忧乐精神是其忧乐观、忧乐意识和忧乐情怀的集中表现,表征着中华民族为什么而快乐,因什么而担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什么又是必须念兹在兹的伦理情感、价值眷注、性灵胸次、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灌注着中华民族的历...
    2017-08-13
  • 维舟:中国人为什么使用筷子

    维舟:中国人为什么使用筷子

    就此可以说,一双筷子,折射出的正是中国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某些根本特质。
    2017-08-18
  • 文化热潮与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编后

    文化热潮与文化研究——“中国文化二十四品”编后

    文化是什么?尽管学术界尚无统一的定义,但总是指向人类全部的、永远在进行中的生活和创造。当下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相比于一百多年前中国人忧患文化危机的时代,其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活...
    2017-10-19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