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存在“语”书。《国语·楚语上》记载,楚大夫申叔时在谈论教育楚庄王太子时认为要用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和训典等文献。“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段话提及的“语”是一类文献的统称,并非特指某一部文献。
“语”本是与人谈论的意思。《说文解字》有“语,论也”。论难曰语。段玉裁注曰:“如毛说一人辩论是非谓之语;如郑说与人相答问辩难谓之语。”可知“语”与论辩相关。而我们知道“语”这类文献,内容上确实重在针对具体的事物加以评论,这和《说文解字》的解释基本吻合。
据载周代有乞言、合语之礼。《礼记·文王世子》:“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乞言,郑玄注:“养老乞言,养老人之贤者,因从乞善言可行者。”即向耆老乞善言,正己行,以资政。
乞言、合语之礼启发了人们有意识地对某些历史事件作出评判,编辑“语”书也进入了一个更为自觉的时期,这样史官记载的史实便成了“语”书选取的重要话题。西周春秋时期以礼治国,“语”书的编撰者对所选择的历史话题往往站在礼的角度加以评判。此时“语”书主要是针对施政中出现的“礼”与“非礼”现象的评论,求多闻善败以鉴戒。其实,周初的统治者就以记载古代帝王言论的《书》作为施政借鉴的范本,但随着夏、商乃至周初年代的渐行渐远,那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也因时移世易不尽为人所重,反而是西周后期乃至东周当时的历史事件留下的经验教训更让人戒惧,于是评判这一时段事件的“语”便成为最直接的提供给在上者作为鉴戒的参考文献之一。如果说《书》是东周以前的记言史,“语”就是东周当时的记言史。从《书》到“语”,当是自然而然发展的过程。申叔时表述的“语”已是比较成熟的文献形式,有明确的编撰目的,即“明德”。周王室及诸侯国有专门的史官负责收集整理现当代记言之史,以提供给为政者。这类资料当属不同国别之“语”,如《国语》中的《周语》《鲁语》《晋语》《楚语》等。
西汉刘向整理秘府典籍,见有以《事语》为名之书,记战国事,即是按事类编次的记言之书,当为“语”书的支脉。与《事语》同类的还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这些文献虽无“语”之名,但内容相似,且皆以记言为主。《国策》《国事》按国别记言。《短长》《长书》和《修书》即所谓欲令事长则长说、欲令事短则短说之书。与《事语》一样,它们也是“语”书的支脉。刘向因此将这些内容和性质相近的文献编辑整理成《战国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策》也是“语”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部佚书,无书名和篇名,全书十六章,一章一事,因事议论。篇幅短小,编辑体例混乱,却与《国语》接近。张政烺先生认为是战国时期编定的作品,可能是儿童学习的教科书。整理小组名之为《春秋事语》。这样命名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其内容形式与《国语》相类,另一方面也因为春秋时期有“语”书之故,何况刘向秘府所见亦有以《事语》为名之典籍。据此可以肯定“语”书的形式是多样的。1987年湖北慈利出土了楚简《吴语》两卷,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简中也可见二十余种“语”类文献,可知这类文献在当时比较流行且数量种类十分可观。
还有一种“语”,以记录某个人言论为主要内容,如《老子》。《老子》乃五千精妙之“语”。《论语》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其名是编定成书后才有。据班固《汉书·艺文志》可知“论”为“论纂”,“语”则为“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按《说文》以“语,论也”,“论,议也”,“议,语也”。可知三者为同义互训。段玉裁曰:“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是言“语”为“言语”之义。其实《论语》之“语”也可以理解为文献形式。战国时期儒、墨、道、法等各家纷纷著书立说。《孟子》《庄子》仍然用语录对话的形式,但篇幅更长,是比较成熟的说理文。《荀子》和《韩非子》,则是纯粹的长篇说理文了。比较而言,“语”多评判,诸子则重在评判中阐述对策;“语”的政治功用在于鉴戒,诸子则重在否定和倡导。从某种程度上说,诸子之书的形制也是“语”书自身发展的结果。
此外,经过专门搜集整理的有哲理意义的俗语、野语、鄙语等,也属于“语”类的文献。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无数人生哲理警句,广泛流行于各个阶层。我们常常能在先秦的文献中看到以“语曰”“野语”“鄙语”等领起的警句,用以帮助说理。如《墨子·非攻上》:“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荀子·君道篇》:“语曰:好女之色,恶者之孽也;公正之士,众人之痤也;修道之人,污邪之贼也。”《战国策·秦策》卷三“范子因王稽入秦”有:“语曰:‘人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则不然,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庄子·刻意篇》:“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秋水篇》:“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战国策·韩策》卷二十六“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有:“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这些或许就出自类似于名言警句汇编类的文献,篇幅极短,语言精练深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或许正是这类文献客观上启发了诸子及其后学的创作,才有了《老子》《论语》等著作。《老子》《论语》篇幅较短,反映了“语”书由多方搜集整理向个人创作的发展趋势。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9日 11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