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人善长跑,埃尔多雷特更有“马拉松冠军之城”的美誉。珠江经济特区落户这里,寄托着肯尼亚后来居上、跑赢经济发展马拉松的美好愿望。用肯尼亚副总统鲁托的话说,中国改革开放积累了丰富的工业化经验,合建经济特区有助于肯尼亚学习、借鉴中国经验,推动工业化进程。经济特区发展制造业,创造数以万计就业机会,对肯尼亚这个农业为经济支柱、失业人口超过千万的东非经济体而言,无疑意义非常。正因为此,当地媒体欢呼:“经济特区,肯尼亚的又一个大事件!”
放眼非洲,珠江经济特区并非个案,中国经验早已在非洲落地生根,呈遍地开花之势。埃塞俄比亚首个国家工业园——阿瓦萨工业园上个月开始运营,借鉴的就是江苏昆山开发区经验,中方“送管理、送项目、送技术”,探索出的“埃塞模式”将在全国推广,第二个、第三个埃塞国家工业园即将开工建设;吉布提总统盖莱2012年赴深圳蛇口考察,亲自引进“蛇口模式”建设吉布提国际自贸区,“前港、中区、后城”的发展蓝图正在亚丁湾西岸成为现实。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如此吸引人,以至于非洲开发银行去年专门请中国研究机构撰写有关报告,供非洲国家借鉴。有非洲媒体认为,从2006年中国决定在非洲建设经贸合作区开始,中国经验已深深打动非洲。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走进非洲,彰显30多年改革开放成功故事的吸引力。“更多非洲国家向中国看,因为中国30多年的发展证明,工业化能够创造就业并大规模减贫”“受中国经济繁荣的鼓舞,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学习中国方式”,国外媒体的分析,是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高度肯定。30多年前,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出现在深圳时,它代表的是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世界在观望。如今,当这句口号以中、英、法3种语言出现在非洲大地上时,它代表的是中国分享发展经验、推动非洲发展的大义,世界在惊叹。
中国是一个大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中国一直在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中国是不是可以尽更多的力量?3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如今,中国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经济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当其他发展中国家期望复制中国成功经验时,中国不仅提供人力、资金和技术,还把自身发展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他们,引导他们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道路,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智慧与担当。
中国人讲究“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说:“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句话是中国说给非洲的,也是说给整个世界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