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7-05-22





  
涡阳天静宫
  主讲人:葛荣晋(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道家的“无为而治”哲学智慧,在现代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性化管理

  《老子》四十九章云:“圣人无常心(或“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所谓圣人无常心,是说圣人无私无我无恒常不变之心,而总是以百姓心为其心,圣人心系天下,以百姓利益为重,以百姓之忧为忧,以百姓之乐为乐。这也就是胡锦涛所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根据“道法自然”原则,要求管理者“顺其自然”有所作为,“逆其自然”有所不为。所谓“无为而治”,并非是禁绝人的一切管理行为,只是禁止“逆其自然”的错误行为。所谓“自然”,是指作为宇宙之本的“道”以及由它派生的天地万物生而具有的自然本性及其生存方式。“道”和天地万物在身体形态、生命需求和生存方式上,都是天生如此,本然如此,並非是后天人为或鬼神使之如此。把这种“自然人性论”思想运用于管理,要求管理者“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要求管理者既不能随心所欲地“敢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地“妄为”,应该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之心即是百姓之心。管理者必须严格按照天赋的自然本性及其百姓心的变化而实施管理。这是古今中外管理学的根本出发点。

  在市场经营上,根据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原则,要求管理者实施“经营人心”的战略。以抢占员工、客户、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建立企业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在企业管理上,根据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原则,要求管理者必须实施人性化管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年),提出人生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生有五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即满足衣、食、住、行、性和健康的生理需求,保护自己免遭来自社会和自然威胁的安全需求,关爱他人也需要他人关爱的社会需求,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尊重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需求。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需求的人,是马斯洛心目中的健康人格和理想人格。

  根据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人性化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从正能量要求管理者应“顺民之所欲”,建立与健全各种激励机制,以各种激励手段和方法调动部下和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负能量要求管理者“除民之所恶”,应尽量减少伤害人性的事。诸如不要对员工总找碴、挑毛病,不要做令员工讨厌的事,不要说令员工气愤的话,不要以个人好恶判定员工等。只有真正做到“顺民之所欲”和“除民之所恶”,才能做到“上下同欲者胜”,达到凝聚人心、招揽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治大者不治小”与分级管理

  根据“无为而治”思想,管理者应坚持“治大者不治小”的原则,即要求管理者在“小事”上有所不为,而在“大事”上则有所作为。只有在“小事”上有所不为,才能保证管理者在“大事”上有所作为。

  在现代管理中,无论在政府管理还是公共管理中,管理者都会碰到两类事情:一类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另一类则是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即便是精明能干、智慧超群的管理者,也无法事事躬亲、样样有为。因为管理者也是体力、能力、智慧和时间有限的“人”,而不是法力无边的“神”。所以,面对管理场中的“人有限”与“事无限”的矛盾,管理者应不拘泥于小事,努力做到在小事上“无为”,而在大事上“有为”。

  管理者的“大事”有两件:一是决策,二是用人。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必须牢牢把握住他在管理系统中的科学定位。他应成为料理大事的“导演”,而不是扮演具体角色的“演员”;应是音乐演奏会的“指挥者”,而不是具体的“演奏者”;应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帅”,而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要求管理者正确地处理“管向”(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与“管事”(对企业具体事物的管理)、“管总”(对企业全局的管理)与“管分”(对企业局部事务的管理)、“管帅”(厂长、总经理、总裁、董事长)与“管兵”(普通员工)的关系。高层管理者不从全局出发,放弃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放弃组织和实施这一战略规划,而去参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他就不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他把作为高层管理者的“有为”与“无为”的关系搞颠倒了。就他干涉下级工作、造成管理场的严重混乱而言,他犯了“越位”的错误;就他放弃“管向”“管总”和“管帅”而言,他又犯了“缺位”的错误。

  汉文帝丞相陈平深谙道家“无为而治”管理之道。有一次,汉文帝临朝问道:“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右丞相周勃愧不能对,汗流沾背,而左丞相陈平则回答:“有主者。”文帝又问:“主者谓谁?”陈平答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文帝反问陈平:“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何事也”陈平回答:“主臣……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文帝非但不责怪他,反而“称善”。(《史记·陈丞相世家》)

  法国社会学家帕斯卡先生指出:“人类对于琐碎事物的敏感和对于最主要的事物的麻木,标志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错误。”然而在现代管理中,这种“不可思议的错误”是屡见不鲜的。日本管理学家占部都美根据“大事有为,小事无为”的管理原则,把那些拘泥小事的管理者分为五种类型:事务员型、会议型、礼仪型、政治斗争型、回顾型。这是对那些只抓小事、不抓大事的无能管理者的真实写照。抓好“大事”,则事事都得到治理,事半功倍;样样都管,则事事荒废,事倍功半。这就是“抓大事”与“抓小事”的辩证法。

  “君无为而臣有为”与“抽身谋大计”

  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

  君主要想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的管理目的,就必须真正做到“任官得其人”。“任官得其人”有两层涵义:一是在识贤求贤上要有所作为,二是在用贤上要有所不为。

  在识贤上,《庄子·列御寇》篇作者认为“人者厚貌深情”。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的面容、动作、语言复杂多变,往往将险恶人心为假人所伪饰,深深地为厚貌所隐蔽,很难看清人心的本质。所以,在识贤时,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以言取人”,只能“以行取人”。依据他在实践工作中的表现,听其言而观其行,透过现象(或假象)看本质,才能逐步地把握人心的真面目,寻找到德才兼备的人才。

  在求贤上,高层管理者必须学会礼贤下士,低调做人,才能在大事上有所作为。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精神。刘备三顾茅庐,放下身段,请出孔明,言听计从,终成三国鼎立之势。周公为了辅佐周成王,礼贤爱士,广罗人才。当他的儿子前往鲁国就位时,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说:“论身世、权力和地位,有谁能比得上我呢?但为了接纳天下之士,我在洗澡时,曾多次顾不上沐浴,手里握着湿头发就去迎接贤士;在吃饭时,也多次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恭敬敬地与他们说话。就这样,还怕对贤士不够虔诚和尊敬。你到封地鲁国后,千万不要因官高势大瞧不起人,而是要从心底里重贤纳士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汉高祖为人倨傲无礼,虽几次派人请商山四皓,而四皓终不肯出山相助。在汉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卑辞厚礼亲自去请,终于感动了四皓出山相助。

  在用贤上,要想充分调动与发挥群臣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君逸臣劳”的目的,人君就必有所不为。要求人君对于贤臣必须高度信任,充分放权、授权,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决不能越俎代庖。实践证明,管理者只有在用人上“有所不为”,充分调动贤臣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在事业上“大有所为”。

  “因材质而用众”与“能职匹配”的用人艺术

  根据“因循之道”的原则,在用人上,要求管理者必须坚持“因材质而用众”的用人之道。由于每个人的自然特性和后天教育的差异,管理者应做到“人得其宜,物得其安”,切忌“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以免造成人才的巨大浪费。

  李白在《乐府·将进酒》中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生而都是人才,都有长处也有短处,都有其社会存在的价值。“鸡鸣狗盗”的故事,证明了这一点。

  所谓“因材质而用众”,主要含义有二:一是从理性层面根据人的知识才能和品格智慧差异而用人,二是非理性层面根据人的兴趣爱好和生理气质特点而用人。

  (一)在理性层面,用人必须坚持“授任必求其当”的原则。《淮南子·主术训》指出:“今人之才,或欲平九州,并方外,存危国,继绝世,志在直道正邪,决烦理挐,而乃责之以闺阁之礼,奥窔之间。或佞巧小具,谄进愉说,随乡曲之俗,卑下众人之耳目,而乃任之以天下之权,治乱之机。是犹以斧毛、以刀抵木也,皆失其宜矣。”在管理中,要求管理者在用人上必须做到“授任必求其当”。古人曰:“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者,乃治乱之原也。”要想做到“职能相称”,牢记不可重用7种人,即投机者、谄媚者、自命不凡者、权力欲强者、虚荣心强者、空谈理论者和四平八稳者,皆不可加以重用。

  (二)在非理性层面,要求管理者必须善于根据人的兴趣爱好、生理气质特点用人。所谓气质,是指人先天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性情或气质。人的气质有四种不同类型:1.多血质(活泼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2.黏液质(安静型),如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等;3.胆汁质(兴奋型)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等;4.抑郁质(抑制型),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

  人的气质本身本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高下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如胆汁质的人可成为积极、热情的人,也可发展成为任性、粗暴、易发脾气的人。因此,在任职和择业上,应充分注意每个人的不同兴趣、爱好和气质的特点。

  “不争之德”与“蓝海战略”

  从本质上,商场如战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管理者应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一)“不争之德”的现代解读。

  所谓“不争之德”,主要含义有二:

  一是“不争而善胜”。老子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竞争之妙即在“不竞争”之中。宋太祖赵匡胤选派不识字的侍卫兵任“押伴使”、战胜高谈阔论的南唐高官徐铉的故事,是一种以不辩胜雄辩、以“无声胜有声”的斗争艺术。这是老子“不争之德”的精义所在。

  二是“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这一命题,意谓“退”是为了更好的“进”,“退”是“进”的一种手段。企业实施“退出”战略,从表面上是“若退”,而在本质上却是“进道”。只有退出某些领域,才能有所作为,这就是“退”与“进”的辩证法。在市场竞争中,把老子的“不争之德”运用于市场竞争,有三种情况可以采取“不竞争”的退出战略:第一,不加入市场卖得正火的产品竞争。第二,不介入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第三,不参与恶性的市场竞争。

  (二)在市场经济中,有两种竞争战略:一是“红海战略”,二是“蓝海战略”。

  所谓“红海战略”,是指在市场中,企业家为了战胜竞争对手,以各种不道德、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投入到你死我活的“白刃战”,其结果是某些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渲染出一片血腥的红海。目前,在海内外市场竞争中存在着严重的“行业恶斗”,不但破坏了市场的正当竞争,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双输局面。要想消除“行业恶斗”,树立和宣传以老子的“不争之德”为指导的“蓝海战略”,是行之有效的对症之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关于老子,你不知道的事

    关于老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给出了三个说法。如果司马迁当时看到的家谱一直记录到“一代”老子,他应该在《老子列传》里不会有那么多的不确定以致给出了三个可能的老子。
    2017-04-24
  • 历代《老子》研究举隅

    历代《老子》研究举隅

    从先秦时代开始,学者们对《老子》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成果几乎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为使初学者了解历代《老子》研究的概况,本文对历代《老子》研究做了一番挂一漏万式的描述。
    2017-09-17
  • 范仲淹“忧乐”思想源流及价值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本文标题中的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的散文名作《岳阳楼记》。它既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也成为宋明理学家追求理想人格的先声,对推动我...
    2017-05-02
  • 先秦法家思想局限不容忽略

    先秦法家思想局限不容忽略

    韩非对政治活动和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有明确的表达。韩非曾提出遵循事物规律办事就能成功的名言,所谓“缘道理以从事者,无不能成”。而他所谓的“成功”,则是“大能成天子之势尊”,他是把成就天子的权势和尊严当作人们社...
    2017-07-26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