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萨谈加泰罗尼亚公投:愚蠢、荒唐、不合时宜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26





      上周三,诺贝尔奖获奖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在马德里“美洲之家”发表了他的新书《普林斯顿大学谈话录》(Conversación en Princeton),在被问及加泰罗尼亚独立问题时,略萨回答,“加泰罗尼亚闹独立是愚蠢、荒唐、不合时宜的。”
 
      随着今年十月一日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即将到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在电视公开喊话取消公投,巴塞罗那到处可见警车,政治气氛紧张。曾在巴塞罗那居住了五年的略萨谈到加泰罗尼亚问题时, 他毫不避讳地表示,“公投犹如给民主制度的一记重拳。无政府主义观点对国家建设毫无意义,反而是在削弱欧洲共同体。民族主义是愚蠢,荒唐,不合时宜的。”
 
luesa
略萨
 
      上世纪七十年代,略萨曾在巴塞罗那生活了五年。在那里,他结识了后来他与马尔克斯共同的出版人卡门,他与那个时代的作家们谈天说地。他曾住巴黎,之后又去了伦敦,但这两个城市都没有带给他很大的归属感。1970年他搬到巴塞罗那时,已是著名作家。他说,“巴塞罗那带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我在巴黎和伦敦生活时,有一种孤岛疏离感,但在这里有全世界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我们在这里经常聚会,无所不谈。我有过许多加泰罗尼亚朋友,但他们都不是独立派。四十年前我们就认为民族主义是老派过时的,但不幸的是,如今的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像一种病,正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慢慢滋长。”他说,我希望政府可以有足够的能力来抑制这些分裂主义。
 
      由丰泉出版社(Alfaguara) 出版的《普林斯顿大学谈话录》,集结了2015年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课讲学的经历。新书与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学者鲁本(Rubén Gallo)与他共同完成。鲁本是普林斯顿大学西语文学系的系主任,他统筹了这一课程。这个课程的有趣之处在于,普林斯顿大学藏有略萨自1990年代后的个人档案。学校要求学生们去馆藏参观,作笔记,之后在课堂上分享。由此学生们对作家那些未完成的小说,或是用十二年写成的一首诗歌都有直观了解。
 
      略萨评论这一课程“极其有趣”。因为课程选取了略萨五本政治性最强的小说《酒吧长谈》《狂人玛依塔》《谁杀死了帕洛米诺·莫雷罗》《水中鱼》,以及《公羊的节日》。略萨认为,除了博尔赫斯,他与其他同时代的作者,都与时代同呼吸共成长。时至今日,文学依然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文学批判政治,着力于探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课程最后还请到了亲历法国《查理周刊》恐怖袭击的幸存记者与略萨对谈,探讨了文学和恐怖主义。
 
luesamadelixinshu
略萨在马德里宣传新书

  西班牙《国家报》专访略萨
 
  问:新书里,鲁本称您是我们时代的歌德,感受如何?
 
  答:哈哈哈。压力山大!鲁本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完全不吝惜赞美我。当然,崇尚歌德要比信拿破仑有意义得多!
 
  (鲁本补充说,略萨是在开玩笑。但我想说的是,歌德的名字在历史上被大写铭记,而马里奥的名字在文学上也会被大写。)
 
  略萨指出,希望是文学被大写,因为文学让生活变得丰富,让社会看清真相。文学教导人们不要被谎言蒙蔽。就好比如今在加泰罗尼亚的年轻人,正被灌输一种看似精彩绝伦的想法。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明辨是非,看清真相。
 
  问:那么媒体呢?
 
  答:媒体也是如此。如果把新闻写作看作文学的一部分,会好很多。西班牙的新闻媒体曾经达到过这个阶段。同时,新闻写作也是培养作家的有效途径,使作家脚踩大地,植根于现实。
 
  问:对加泰罗尼亚最近的独立事件怎么看?
 
  答:我曾在巴塞罗那度过了非常美好的五年时光。那时虽是佛朗哥统治时期,但巴塞罗那却是西班牙的文化中心,吸引了许多拉美年轻人。对全世界讲西语的人来说,巴塞罗那是座国际化的都市,又有欧洲的氛围。大家对此神往不已。
 
  问:那么现在呢?
 
  答:现在的加泰罗尼亚倒退成了一个民族主义的省份,尤其是在一个趋向全球化,国际边界趋于淡化的时代。这时,加泰罗尼亚突然要强化自己的民族主义身份,像是个没头没脑的傻瓜。
 
  问:在这种情况下,媒体该怎么做?
 
  答:媒体应尽最大限度地客观报告。所有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应呈现事件最真实的一面,不带偏见。不幸的是,现在关于加泰罗尼亚的报道都非常有限,因为这些媒体还依赖于机构的补贴和支持。这可能会妨碍报道传达出事实的真相。
 
  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讲不定出现一个新的加缪,去真正关心他的国家发生了什么。
 
  答:加缪,是的。但奥威尔也可以。

 
 
pulinsiduntanhualu
普林斯顿谈话录
  问:新书《普林斯顿谈话录》里,鲁本说您是一个以新闻为出发点的,写实的作家。您的绝大部分作品,从《酒吧长谈》到《公羊的节日》在记者中流传甚广,甚至有不少记者把您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您会觉得自己的写作与新闻写作有类似的地方吗?
 
  答:这我还真不知道。但要我选的话,我选择文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闻报道是写好一切的基础,是写作的源头。除此之外,用记者的角度探究还可以帮助你探究事情的前因后果。
 
  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您是所有活着的新闻工作者里最资深的了。
 
  答:资深,应该是的。
 
  问:那么您下一步的报道会去哪儿呢?
 
  答:希望是哥伦比亚。等他们欢庆和平一周年以后,我可能会去哥伦比亚。
     (唐奕奕)
       转自澎湃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