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作者经二十余年才完成该作品。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经济社会结构的看法。作者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融多种学科于一炉,从特定角度描述了全世界四个世纪的历史。在20世纪写作资本主义史的历史学者当中,布罗代尔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本书引用的历史素材远远超过了一般历史著作的范围,日后的研究者必然能从书后附注的书目里得到相当的启发。书内所附的诸多地图、图表、统计数字、相片、图画等等,也都是很有用的视觉辅助,有时甚至比正文还更具吸引力。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被改写,布罗代尔的这三卷本巨著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全三卷)
作者简介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为《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20年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历史,1923年毕业,经过一段在海外中学教书的经历之后,1937年回国时遇上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开始受其影响。1946年,他加入《年鉴》学报的编辑部,其后与费弗尔创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前身)。1956年至1972年间,担任该部主任。1984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翌年逝世。
目录
绪论
前言
第一章数字的分量
世界的人口数字还有待推测
参考坐标
旧的生态体系随同18世纪一起结束
多数同少数的斗争
第二章一日三餐的面包
小麦
稻米
玉米
18世纪的食物革命
世界的其他地区?
第三章奢侈和普通:饮食
饭桌:奢侈菜肴与大众消费
饮料和“兴奋剂”
第四章奢侈和普通:住宅#服装与时尚
世界各地的住宅
屋内设施
服装与时尚
第五章技术的传播"能源和冶金
关键问题:能源
穷亲戚——铁
第六章技术革命和技术落后
三大技术革新
慢吞吞的运输
技术史的重要性
第七章货币
不完善的经济和货币
欧洲之外处于童稚时代的经济和金属货币
货币流通的几条规律
纸币与信贷工具
第八章城市
城市本身
西方城市的特点
大城市
结论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试读书摘
第一章数字的分量
所谓物质生活,无非就是人和物,物和人。研究物——包括食物、住房、衣服、奢侈品、工具、货币、城乡设施,总之,人使用的一切——并不是衡量人的日常生活的唯一方法。分享地球富源的人的数量也有其意义。使人一眼看出今天与1800年前的人类世界有何不同的外在标志,正是近年来人口的异乎寻常的增长:1979年的增长速度尤其惊人。
在本书涉及的四个世纪里,世界人口大约翻了一番;而在我们生活的时代,人口每隔三四十年就增加一倍。这显然是物质进步的缘故。但是,人口增长既是物质进步的结果,又是它的原因。总之,人口数量犹如一个灵敏的“指示器”,我们可用它为成功和失败做出总结;它也是一张全球人口的分布图:这里的大陆人烟稀少,那里的人口已过分稠密;这里已有文明,那里还是原始的文化;它显示出人类各群体之间的决定性关系。
奇怪的是,从古到今,这种地理差异也许最少发生变化。可是,人口增长的速度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目前,根据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快慢之分,但总是在继续增长。以往的趋势则如同潮汐一般有起有落。人口起落这一交替运动是往昔生活的象征,一系列的停滞和高涨循环反复,前者竭力抵消后者,但始终不能完全做到。同这些基本现实相比,其他一切或差不多一切都显得次要了。我们的出发点肯定必须是人,然后才是谈论物的时候。
世界的人口数字还有待推测,不幸的是,如果我们对当今世界人口的了解还有10%的误差,我们对过去世界的认识就更不完善了。可是,无论在短时段或在长时段,无论在地区的局部范围内或就世界的整体规模而言,一切都同人口数字及其波动相联系。
涨潮和落潮:潮汐体系
从15到18世纪,一切都随人口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如果人口增长了,生产和交换就会增加;在荒地、树林、沼泽或高山的边缘地带的种植业就会发展;手工工场就会兴旺;村庄和城市——特别是城市——的规模就会变大;流动人口会增多。人口增长的压力越大,人们做出的建设性反应也越多,这是无声的命令。当然,战争和争吵、海上和陆上的抢劫也跟着泛滥;军队和武装团伙日益膨胀;社会比平时创造出更多的新富人或特权者;国家的繁荣既为人造福又留下创伤;人们比平时更容易达到可能性的边界。以上都是常见的征兆。
然而,我们不宜无条件地赞誉人口的激增。它有时是好事,有时是坏事。随着人口的上升,人们同占有的地域、拥有的资源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人口在增长过程中要跨过几个“临界域”,每跨过一次,它的全部结构都势必改组。总之,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划一:过重的人口负荷往往会一一在过去则始终会一一超过社会的食物供应能力;这个在18世纪前纯属老生常谈的道理,今天在某些落后国家还有其意义。生活福利看来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线。因为,每当人口激增,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食不果腹、穷愁潦倒、离乡背井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疫病和饥荒(饥荒带来疫病,疫病伴随饥荒)在需要养活的人口和困难的食物供应之间,也在劳动力和就业机会之间恢复平衡,而这些极其粗暴的调整正是绵延几百年的旧制度的重要特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