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织女被迫嫁牛郎,怎么就成了追求自由爱情的故事?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徐春伟    时间:2017-08-30





       从故事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来看,牛郎织女传说不是正面恩爱故事的典范。只是在西方情人节影响下,很多人因为“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情节,便称七夕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牛郎织女传说如今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爱情传说,与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关系。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上古起源:牛郎织女都是负面形象
 
       囿于科学技术的极不发达,在古人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星辰是具人格化的。茫茫宇宙中的星象也成为具有人格意识的神,被膜拜和信仰。织女星一直被人格化为“白富美”的形象。《史记·天官书》:“ 织女,天女孙也。”《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的三星称为河鼓星。河鼓三星排成一条直线,中间一颗异常明亮,整个形象仿佛牛郎担着一儿一女,因此民间也称为扁担星,更似牵牛。因而后来多被等同于牵牛,如《尔雅·释天》道: “北极谓之北辰,何鼓谓之牵牛。”
 
星象图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有关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诗经.小雅.大东》里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其中出现了有关织女、牵牛星宿的记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萌芽和胚胎。诗中的“织女”“牵牛”形象颇为负面:织女不织布、牵牛不驾车,强调牵牛与织女的徒有虚名,从而讽剌西周贵族不劳而获的行径。
 
       牛女传说在汉代与七夕关系的进一步明确,与汉武帝的提倡有着必然的联系。汉武帝时期,为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一带,开凿昆明池。池两岸分别塑牛郎像、织女像,昆明池用以象征天河。班固《西都赋》“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东汉时期,两星进一步人格化,并且有了织女婚姻不幸的情节。汉朝《古诗十九首》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到了南朝梁武帝之时,殷芸《小说》里写下了牛郎织女传说的第一个完整版本,“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故事交代了两人的婚姻悲剧,一年一度相会也成了坚贞爱情的典范。
 
       然而从出土的湖北《云梦秦简》文字数据来看,神话传说中牛郎与天帝之女织女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最初原型是牛郎多次抛弃织女的婚姻悲剧。“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与后世传说不同的是,他们夫妻分离不是外力干涉,而是男方变心所致。人们抬头看星空,两颗明亮的星辰分别在天河的两侧闪烁,就想象这两颗星宿可能是一对夫妻,丈夫抛弃了妻子,妻子在天河的一边深情脉脉地看着对面的“负心人”。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分离为何会成为人间男女婚姻悲剧的象征呢?翻看《诗经》,就会发现有些反映男权社会中由于男子变心抛弃妻子的社会悲剧,如《邺风·谷风》“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将安将乐,弃予如遗”;《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民间传说: 织女嫁牛郎多为无奈之举
 
       两汉确立了“牛郎织女”神话雏形,并经由魏晋文人的渲染,牛郎织女神话广泛流传于民间,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魏晋南北朝以来,门第制度更加严苛,牛郎织女的故事也融入了这些元素。 
 
       相当部分版本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合并非大部分人如今所知的真心相爱,牛郎之所以能跨越门第,娶到“白富美”织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窃取仙衣所致,织女婚后大多是想方设法拿回仙衣逃离人间。陈泳超主编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里有18篇便是如此。
 
建国前牛郎织女传说的各类版本
 
《中国牛郎织女传说》
 
       这些故事在描述织女嫁给牛郎时,往往使用了“只好”“逼”之类的词汇,如石家庄地区流传的《傻牛郎和织女》中表达得最为清楚,“傻牛郎气急了,说织女不疼骨肉,绝情绝义。织女更是大骂傻牛郎:‘你不是东西!谁叫你抢走俺的衣服,逼俺成亲!你害了俺,也害了一对儿女,这都是你的罪过!’”可见织女与牛郎的结合是出于无奈,是在织女被偷了仙衣无法回天,加之又被牛郎看到了身体的情况下,不得不留在人间嫁给牛郎。他们本来就缺乏两厢情愿的感情基础,这为织女后来逃回天上、两人婚姻破裂埋下了隐患。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盗衣结缘》
 
       很多故事里还有一个情节值得关注,即牛郎“藏衣防妻”的情节。这恰恰证明了,织女对牛郎无爱情可言,她和牛郎结婚生子是迫于无奈——仙衣被藏。《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民间文学卷》有20篇包含 “藏衣防妻”的情节。牛郎对织女的态度还甚于防盗,他是出于主动,或是听从老牛的指使,把织女的仙衣藏在隐秘的地方以防止她逃跑。牛郎“藏衣防妻”在先,成为织女抛夫弃子逃回天上的一个重要前提。如吉林盘石的《鹊桥相会》中“牛郎背着织女,把她穿的长袖衫埋在门旁的石头底下”。这种防备甚至持续到婚后的每日生活之中。石家庄的 《牛郎与织女》里,牛郎“黑天白日地守着织女,总怕她跑回天上”。
 
众多版本中的藏衣防妻情节
 
       从现有文献来看,最早有关拔簪划成河的文献记载,也是织女所划。宋代龚明之《中吴记闻》:“昆山县东,地名黄姑。父老相传,尝有织女,牵牛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水,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
 
特种邮票《牛郎织女——担子追妻》
 

 
       现今版本: 追求自由爱情是改造后的主题
 
       牛郎织女故事形象转变,实际上是民族情感对神话传说不断进行改造的结果,不断的地加入时代的元素。从古到今,一直如此。我们目前熟悉的版本,更多是建国后《天河配》这类戏曲被改造的后果,确立了劳动、爱情、反封建的主题思想。牛郎成了劳动人民形象的代表,织女成为了追求自由爱情的代表,而王母成了封建家长的代表。
 
       牛郎织女传说如今成为我们所熟知的爱情传说,与其长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关系。《牛郎织女》最早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是在1955年,由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先生根据民间传说亲自改编而成的。改编后的牛郎织女传说从结构上依然保留原有的天鹅处女、仙女凡夫、两兄弟型故事形式,但在思想上则作了很大改动。最重要的改变在于把牛郎和织女两人的负面形象给消除了,更多突出了旧礼教、旧制度对青年男女的迫害。故事隐含了封建家长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有情人的迫害,封建等级制(仙凡有别)和宗法制度(长幼有序)对牛郎的迫害。
 
       这些保留和改编都体现在了内容上。保留的情节,有兄嫂对牛郎的迫害,“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还衣情节则是改变故事性质的重要一环,牛郎不但没有把衣服藏起不还;当牛郎听到织女问衣裳哪去了时,还主动把纱衣还给他,“牛郎听到这儿,从树林里走出来,双手托着纱衣,说:‘姑娘,别着急,你的衣裳在这儿’”……牛郎听完织女的话,就说:‘姑娘,既然天上没甚麼好,你就不用回去了。你能干活,我也能干活,咱们两个结了婚,一块儿在人间过一辈子吧。’织女想了想,说:‘你说得很对,咱们结婚,一块儿过日子吧。’”此种情形下,织女是主动留下来,属于两人有感情基础。至于此版本的王母,则完全是一个恶毒老太太的形象,“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地一推,孩子倒在地上。”
 
连环画里牛郎、织女、王母的形象
 
       建国前民众大多通过口传方式了解、传承牛郎织女传说,因此版本主旨不一。当今民众大多通过书面文本了解牛郎织女传说,大多是以语文课本中叶圣陶改编的牛郎织女传说为底本,这是影响建国后民众对牛郎织女传说认知的重要因素。叶圣陶的改编本能够被大众接受,符合建国后废除旧礼教,追求平等,特别是追求自由爱情的社会需求,也满足了民众长期以来内心潜藏的仙女凡夫梦。
 
       时至今日,移风易俗,像七夕“乞巧”这类和古代女红有着密切关系的习俗失去了原有土壤;而经美化后的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故事还在广为流传。这些使现代人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七夕是古代的情人节。 如今的七夕节,商家借机搞促销,媒体也不惜版面争相报道;另一方面,婚介机构趁机搞联谊,就连地方妇团组织也加入了联谊做媒的队伍,唯恐人后。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形,都源于不知七夕原本风俗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原貌而造成的。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在西方情人节影响下,当代商业所导致的一系列现象。君不见,就连西方的平安夜、耶诞节也被中国商人包装成了男女相会的日子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