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作家张小娴携新书《请至少爱一个像男人的男人》来到广州购书中心举办签售会,与读者分享其爱情观与创作的故事。
香港知名作家张小娴曾被誉为女性的“爱情知己”。她在上世纪90年代写的言情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曾风靡大陆与香港,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爱情的灼热与冷却。不少读者从书中获得共鸣,甚至受到其爱情观的影响。
新书《请至少爱一个像男人的男人》收集了张小娴未发表的50篇散文,全书以爱情与女性生活为主题,探讨现代女性在恋爱、婚姻、成长等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张小娴发布文章的媒介从报纸专栏逐渐转移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她也在电视栏目上朗读过她的散文。她说,新媒体给予她很大的刺激,并赋予她新的创作灵感。写作媒介的更新换代,让张小娴不仅得到即时的读者反馈,同时也拉近了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在签售会现场上,张小娴的出场引起了书迷的尖叫,签售的队伍也从室内排到了室外。
羊城晚报:新书书名《请至少爱一个像男人的男人》,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不怕被男性读者误会吗?
张小娴:我没有歧视男生,我同样觉得作为女生也应该做一个像女人的女人。现在有很多“女汉子”,相反男性就没有那么刚强,有很多小鲜肉。但女人无论多么刚强,在生活中多么独立,在感情方面总会依赖于一个人,总会希望找到一个很man的真男人,就像,就像《战狼2》里的吴京,不是说要像他一样那么能打,这部电影这么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渴求一个真男人,当“女汉子”太累了。
至于“像男人的男人”,其实我想表达的是要找到对的人,但每个人对“对的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足够优秀、有才华、有趣?都不是男人的核心,我想应该有担当才是。而在一段感情里,男女之间是互相依赖,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一样,就好比男人不会回到家叫女人换灯泡。但是男人在工作上遇到挫败、疲惫的时候回到家还是希望有人倾诉。
羊城晚报:许多言情小说喜欢塑造脱离现实的“玛丽苏”形象。您是怎么看待文学创作中塑造过于完美的女性人物的现象?
张小娴:一方面来说,如果你在看小说的过程中过于投入,回到现实会觉得很失望,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完美的女人或男人。但是另一方面,正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遗憾,就会更倾向于在电影和小说中追求一种幻象,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文学创作中完美的人物,是一种艺术的加工。所以我觉得看书是一个世界,现实生活是一个世界,要把它们区分开来。如果把它们混乱了,只会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
羊城晚报:新媒体时代对您的写作或者是创作方式有什么改变?
张小娴: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在报纸发表专栏文章,只有读者写信,我才知道他们的反应;后来我开始写博客,很快就有读者的回应了;然后是写微博短文章、写微信推文,能得到即时的反应。发表文章媒介的改变,给了我创作的新形式。与写专栏不同,写微博限定了140字,但是这个限制也激发了我的创意。然后现在开了公众号,从写140字,转换到写上千字的文章,也是对自我的挑战。
创作是对世界和人性的好奇。无论我在什么年纪,我还是有一颗像孩子一样的心,挑战自己,尝试多种媒体,每个媒体对我来说都是创作的新尝试。朱绍杰 程栖桐 吕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