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7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上海展览中心开幕。17日上午9时15分,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70后实力派作家任晓雯《好人宋没用》新书发布会”于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举行。知名青年评论家项静及本书作者任晓雯出席活动,与各界读者一道分享了《好人宋没用》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各自对于“大时代”与“小人物”的理解与体会。
任晓雯和项静在活动现场
任晓雯说,“我想写的是上海黄金三十年代里,被遮蔽在一种非常光鲜城市下的小人物生平。这种小人物跟王家卫为我们展示的,下楼买菜也要换一套旗袍的女人不一样。这边是南京路,但是转一个弯你就会看到小弄堂里的人,很多女人穿着睡衣去倒马桶。就是这样的生活场景,会被人们对上海的刻板印象所遮蔽。”
任晓雯1978年生于上海,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长篇小说《她们》《岛上》《生活,如此而已》,短篇集《飞毯》等。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等。其中,《岛上》由著名翻译家陈安娜翻译为瑞典语出版。《好人宋没用》是她的最新长篇力作。本书讲述了一位苏北女人宋没用在上海艰辛打拼、忍辱负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因为是幺女,所以被母亲嫌弃,起名“没用”,可就是这样一个“没用”的女子,为父母养老送终,接济游手好闲的哥哥,拉扯大了五个儿女……她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熬过了战乱、饥饿,经受了种种政治风浪,顽强地生活着;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在勤劳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欢与坚忍,却始终恪守着对人“有用”的信条。
作家任晓雯
作者任晓雯关于写作和生命的思考,贯穿了《好人宋没用》的整个写作过程。小说里面有作者对死亡的看法,也有宋没用对死亡问题的摸索路径。她生命中有四个重要人物:没有名字的母亲、婆婆杨赵氏、东家倪路得、女儿杨爱华。这四位女性的内心风景,部分构成了中国人在信仰和死亡问题上的精神光谱。而宋没用自己是仰望者、探寻者,是旷野中的飘荡者。在作者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将人物还原为人物,把文字放手给文字”的尺度拿捏上,宋没用既是“每一个”人,又是“这一个”人;其形象既有作者的影子,又绝非作者观念的传声筒。她拥有自由选择的能力、拥有自己的体验,亦拥有自己的智识。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评价说:“任晓雯是小说的手工艺人。她是文字的教徒,虔敬而耐心地对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她对笔下的人物,有身心相照的感触与同情,在不动声色的克制之下,有入骨的伤痛与苍凉。”
知名青年评论家项静说:“写一个没有特别大卖点的人物,写一段没有噱头的女人的史诗是非常困难的。任晓雯是怎么做的?在《好人宋没用》中,她把宋没用进行了特别具体化的处理。她其实是自己重新书写了一段上海历史,时间是从1921年到1995年这个历史阶段,接着又由宋没用所处的棚户区这个小角落一步一步延展进各个不同的空间。任晓雯的文字轻灵生动,往往寥寥数笔,老上海的生活场景便逼真地扑面而来。“活着”这个词放在宋没用身上,看起来非常形象,但是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塑造宋没用这个小人物的时候,任晓雯把上海本身的内涵和外蕴转化成个人的生活态度,使其在无形中成为这个小人物人物内在的光彩,并努力去放大这个光彩。一个小人物的城市生活,跟上海整座城市的发展,看似平行,在书写中却又是一个互相滚动的过程。其行云流水的叙事,在带给读者以审美享受之余,亦借一个普通人的历史,于字里行间折射出了一座城市的历史,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
谈及创作体会,任晓雯说:“我上一部自己较为满意的长篇,是九年前的《她们》,本想通过上世纪男男女女的众生相,试图表述出对于一个时代的看法。但是我后来渐渐看到了其中的陷阱——历史和风土遮盖了人。其实人都是一个一个的。单个的人构成生活。很多很多人的生活,构成了时代。一个个时代,就构成了历史。人是历史的目的。人是起点,也是终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好人宋没用》的写作,就成了从‘她们’到‘她’的写作。这是一部个人心灵的历史,而非关于国家和时代的叙述。宋没用是被历史遗忘名字的小人物,是被时代筛漏了的小人物。父母称她‘没用’,子女也认定她‘没用’。而我想写的,正是这么个‘没用’的人,如何随波逐流,苟且存命,如何忍耐巨大的苦难,穿过死荫的幽谷,如何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经历最壮阔的内心风景。一个人怎样信仰,便怎样生活。对死亡的态度,决定了对生存的态度。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和面对死亡的绝望感,是硬币之两面——不能解决死亡的绝望,则难以理解生命的意义。相比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未知生,焉知死’,我更认同的是‘未知死,焉知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