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也是全民阅读的希望和未来。根据开卷报告,2016年1月至11月,少儿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达23.1%,册数比重约占整个市场的30%。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平均期印数超过百万册的前10位期刊,《小学生时代》等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几近半数。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刷新着少年儿童的阅读疆界。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发布的《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经历,远高于我国网民总体触网率,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以前。“零零后”“一零后”不再像长辈那样“敬惜字纸”,甚至可能在学会识字以前就已接触到网络游戏、动漫,面临的阅读内容资源呈现几何性增长,相较于传统读物,无论规模广度、到达速度、分发精度、用户黏性等均呈现出非对称性优势。根据阅文集团统计,2016年全国新增网文作品50万部以上,这一数字直逼2015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
毋庸讳言,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应试取向的阅读远远跟不上少年儿童日渐开阔的眼界和日益活跃的思维。阅读内容把关者、推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还不能适应少年儿童的阅读要求。如何变缺席为在场,引导阅读取向,培育阅读习惯,服务阅读需求,分享阅读快乐,使少年儿童均衡阅读、科学阅读、优化阅读,在他们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一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清代赵翼《论诗》中的这句诗词,为文艺作品概括出了发展之道,也为少年儿童阅读指明了方向。少儿出版单位在立足传统内容优势的同时,应加快向内容服务商转变,主动涉水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借助新兴传播技术,综合利用图文视频以及虚拟现实等复合传播形式;应密切关注网文精品乃至二次元、网剧等新兴IP,汇聚作者、编辑团队资源;应大力开展主题读书、在线教育等活动,用少年儿童所熟悉的工具和方式形成社区,汇集议题,整合内容,多元传播,分众互动,做好全域覆盖、全时在线的阅读推广和知识服务;应推动学校阅读、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多元协同,提升广大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与阅读素养,引导他们多读有思想、有品格、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多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从韦编三绝、牛角挂书到亚马逊kindle和苹果iPad,阅读的介质日新又新,阅读的内容无远弗届,阅读的传统一以贯之。“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我们应该与广大少年儿童一道,把中华民族古老的阅读传统发扬开来、传承下去,读好中国故事,写好中国气象,走好中国道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