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研究的“他山之石”值得重视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陆俭明    时间:2017-07-03





 

 《马若瑟〈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字对比研究》,刘亚辉著,语文出版社2016年1月第一版,32.00元


  我想向读者推荐刘亚辉于2016年出版的《马若瑟〈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字对比研究》一书。为什么?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们汉语研究中,国外有关汉语的研究成果很值得我们阅读、了解。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我一直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一直把1898年问世的《马氏文通》视为第一部系统描述汉语语法的专著,标志着汉语语法系统研究的开始。直到1999年在《当代语言学》上读到姚小平的《〈汉文经纬〉与〈马氏文通〉》一文之后,才知道早在1881年德国著名汉学家甲柏连孜就出版了系统描写汉语语法的专著;而去年读了姚小平翻译的《汉文经纬》中文译本,我不能不惊叹甲柏连孜对汉语语法,特别是对汉语句法和汉语词类问题的深刻认识。


  众所周知,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虚词在汉语的组词造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学古文不能不知道“之、乎、者、也”的用法;外国人要学好现代汉语,不能不掌握“的、吗、呢、了”的用法。在我国真正较为普遍地关注汉语虚词研究,那是在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先后出版了袁仁林《虚字说》(清康熙49年)、刘淇《助字辨略》(清康熙50年)以及王引之《经传释词》(清嘉庆24年)等辞书性的虚词研究专著。可是几乎就在同时,法国著名汉学家马若瑟也开始了汉语虚词研究,于1728年完成了《汉语札记》书稿,而且很快为巴黎皇家图书馆的东方手稿部所收藏。人们通常称《汉语札记》为一部中文语法书,其实这是一部关于中文和中国文学的很实用的汉语教材,汉语句法谈得不是很多,但对汉语虚词特别关注,对一些重要的虚词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解释,而且例证丰富,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而我之所以看重马若瑟这部书,之所以要推荐刘亚辉的《马若瑟〈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字对比研究》,看重的也正是其对汉语虚词的分析。


  刘亚辉的《马若瑟〈汉语札记〉与〈马氏文通〉文言虚字对比研究》,内容比较集中,作者从汉语语法学史的角度专门对比分析研究《汉语札记》和《马氏文通》对“之、乎、者、也、而、则、於、以”这八个重要的汉语文言虚字的描写与解释,多有发现,并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很可贵的有关汉语虚词研究的看法——既要像《汉语札记》那样,要注意联系语法,特别是要结合句式、结合修辞来研究虚词,要从虚词的分布上来把握虚词的功能;又要像《马氏文通》那样需要注意汉语自身的特点和古汉语的系统性来对虚词进行细致的分析描写。


  通过刘亚辉的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在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上的异同,而这对我们研究汉语虚词是大有裨益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