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2000年的《农业科技报》前身是《杨凌示范区报》。2001年7月更名时,发行量只有394份,发展举步维艰、亏损严重。然而,《农业科技报》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报理念,不断提高报纸质量,使报纸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报纸发行量达到10多万份,发行范围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此外,该报还在西安、郑州、石家庄3个省会城市设立分印点,开创了国内涉农报纸跨省分印的先河。
那么,《农业科技报》究竟是如何迎来新生,并赢得众多读者尤其是农村读者青睐的?带着这些疑问,《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拨通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部长、农业科技报社社长李成砚的电话。
重新定位 农字当头
更名初期,《农业科技报》做出准确定位——要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办一份让农民喜欢读的报纸。用更名以来一直担任报社社长李成砚的话说,就是“报纸只有在版面上给农民留位置,农民才会在心里给报纸留位置”。
在这一办报理念的指导下,报社提出依托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现代农科城,把报纸办成一份立足杨凌、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涉农报纸。几年来,报纸坚持在内容上下工夫,积极为农民朋友提供最新、最实用技术和信息;在报道形式上,重视农村读者的阅读习惯,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在文字表述上,说农民能听懂的话,为农民说话。
报纸更名后,报社充分利用杨凌“农科城”丰富的农业科技资源,成立了以国内农林院校60多名农科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团,几年来共解答全国各地读者咨询来电1.3万多个,回复读者来信4000多封。几年来,《农业科技报》先后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开展100多场“科技下乡”活动,参与群众逾百万人次,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此外,还拓展为农服务形式和领域,创建媒体主导农业科技推广的“媒体推广模式”,这在国内涉农报业内绝无仅有。该模式采取“媒体搭台、专家指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政府推动、农民增收”的运行模式,先后在陕西渭南、西安、宝鸡以及山西运城等地建立了涉及六大产业的19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
重视采编 确保报纸质量
为使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社先后策划了“走出杨凌看示范”“农科记者走基层”“春播春耕”“三夏农忙”等系列报道,开办了《法律服务台》《瓜果蔬菜帮您卖》《牵线搭桥》等一批实用性和服务性较强的专栏。
此外,报社实行“五会”制度,每周召开选题策划会、编前会、评报会,并不定期召开报纸质量座谈会、业务培训会,积极营造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重视新闻采编人才队伍建设。因为在李成砚看来,“没有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报业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提高采编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农业科技报社积极开展新闻行业自律活动,不断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并不定期举办新闻写作知识、报纸版面策划、新闻摄影等业务培训和讲座。
2006年以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先后两次刊文介绍《农业科技报》的探索实践。2010年7月,中宣部《新闻阅评》又以《〈农业科技报〉是农民的贴心报》为题,对该报服务“三农”的经验予以充分肯定,认为《农业科技报》舆论引导有高度,重点宣传有力度,文风朴实,普通农民看得懂,科技人员用得上,“堪称我国涉农报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狠抓经营 做到营销并重
根据涉农报纸的特有商品属性、文化商品属性以及精神产品属性,《农业科技报》在经营上实施企业化管理探索,激发了报社经营业务的蓬勃发展,使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快速提升。
为拓展发行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业科技报》采取“邮发为主、多渠道发行为辅”的发行策略。充分发挥邮政的作用,组织懂业务、会经营的发行人员,选择重点发行区域敲门征订,真正把发行工作做到“家”。
多轮驱动、活动推动、多管齐下的经营模式,促使《农业科技报》广告经营收入迈上了新台阶。利用“送科技文化下乡”平台,让企业利用报社搭建的平台扩大宣传,同时在报纸上给予一定的版面宣传,共同发展,实现多赢;通过组织开展首届农资渠道掌控力提升培训会、中国肥料市场高峰研讨会等各类技术讲座、研讨会、培训会,带动报纸的广告经营。多年来,报社广告经营收入以每年近30%的速度递增。
打造品牌 切实服务“三农”
近年来,《农业科技报》通过积极主办、协办各类展会活动,编辑出版各类致富书籍,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利用每年一届的中国杨凌“农高会”这一全国性农科盛会平台,农业科技报社积极服务“三农”。第八届、第九届“农高会”期间,报社与铁路部门联合开通了杨凌—渭南的“农业科技报号”铁路专列,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成为中国报业史上的一大创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为了更好地利用品牌优势、服务‘三农’,我们还积极编辑出版农民科技致富图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筑宣传服务平台。”李成砚对记者说道。据了解,《农业科技报》先后编辑出版了《21世纪农民致富宝典》《农民科技致富指南》等一系列农业科技类图书。这些图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价格低廉,所刊登的内容,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被农民群众称为“口袋里的科技图书”。
“这一系列便农、惠农、利农举措,让《农业科技报》在充分发挥服务‘三农’品牌优势的同时,也促进了报纸品牌的运营推广。”李成砚感慨道。(本报见习记者 谢文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