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木材与木制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国。全国木材与木制品年均消费需求4亿立方米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仅木材工业一线从业人员就超过6000万人,锯材、人造板等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业年产值已达到3929.28亿元。2011年中国木材与木制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42亿美元,比2007年的391.5亿美元增长64%,五年来,年均增长12.8%。其中,2011年原木和锯材进口量达7288.2万立方米,已超过国内原木和锯材年产量。各种大型木材交易市场及家具、地板、木门、人造板等各类专业大卖场不断增加,全国每年主要木材与木制品贸易额也超过10000亿元。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根据“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我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行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解决我国国内木材资源供给不足,推进我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科学、永续发展,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十二五”规划重点提出四大任务。
大力拓展资源渠道规划根据我国国内后备木材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木材资源将长期短缺的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实施木材供应基地建设和资源储备工程,稳定现有木材资源渠道,开辟新的木材资源。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木材进出口企业到国外发展木材基地或投资建立相对稳定的木材供应渠道,同时与国内商品木材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网络,建立规模化、集约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经营规模大、网络覆盖广、核心竞争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大型木材与木制品国际贸易企业,在部分重点品种形成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的产业链,提高渠道控制力和国际市场议价能力。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满足国内外木材与木制品市场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十二五规,划还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实际,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避免市场重复建设。鼓励大型木材与木制品生产、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合资、合作等方式,跨区域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连锁化、规模化、科工贸一体化发展。鼓励和支持大中型城市建立现代化木材与木制品综合交易市场,减少同地、同类低水平的市场重复建设,逐步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比较粗放的木材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中西部县级木材与木制品综合批发和零售市场,在全国每个县级以上城市支持和鼓励建设或改造1-2个设计合理、配套设施完备、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木材与木制品综合性交易市场。实施木材与木制品交易市场达标工程,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木材与木制品市场结构与布局基本合理,大中型木材与木制品市场达到行业标准要求。拓展市场增值服务,鼓励和支持木材与木制品流通企业在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宗木材木制品现代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促进木材与木制品流通集聚式发展。在全国大中城市、商贸聚集地、大型批发市场、进出口口岸,培育一批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木材与木制品物流配送中心。鼓励木材与木制品流通企业强化物流服务功能,从单一的交易中心向展示、仓储、交易、加工、配送等多功能、多业态发展。
尽快发展电子商务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十二五规,划还规划指出,鼓励和支持木材与木制品电子交易市场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究提出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鼓励政策,充分利用现代流通科技手段,实施木材与木制品市场电子化工程,提高木材与木制品流通领域电子网路信息化水平。鼓励和支持木材与木制品流通企业应用供应商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供应链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发展木材与木制品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20-30个信息统计工作站,重点支持和鼓励5-10家市场覆盖面广、交易规范的区域或国际性木材与木制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或升级建设,加强数字化行业共用信息平台发展,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同配置。开展年度木材与流通领域信息统计和报告工作。在商务部指导和支持下,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国木材市场价格指数定期发布制度。
强力发展绿色品牌木材流通行业“十二五”规模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实施行业品牌建设“四个一”工程(即培育100强品牌木业企业,100个达标木材与木制品交易市场,100种国家或行业品牌产品,100位木业行业领军人物)。大力发展绿色板材、绿色家居市场,培育一批绿色健康品牌木制品进入市场流通,到2020年在木制品行业推出一大批国际领先的木制品绿色品牌。积极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板材、绿色家具、绿色木制建筑装修材料等。同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鼓励木材与木制品流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等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建立节能降耗的内部管理机制,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倡导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全面推进品牌协会创建活动,促进行业协会管理水平提升。(本报记者李念文)
来源: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