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4月1日挂牌至今,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建设已满百日。
对这3个多月的时间进行盘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作出了哪些成绩?在企业新增注册数目、制度创新与推广、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有哪些探索?各大自贸试验区是各有特点还是模式趋同?
新增企业数辽宁四川破8000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带动了一大批新增企业的设立。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在7个自贸试验区中,辽宁自贸试验区企业注册总数首屈一指,达到8817家;四川自贸试验区排名第二,新增注册企业数8000余家;浙江自贸试验区在企业注册数量上与其他自贸试验区差异巨大,仅为803家。在企业注册类型上,内资企业注册数量占各个自贸试验区的绝大部分,外资企业注册数所占比重较小。
从注册资本总额看,凭借企业注册总数遥遥领先的优势,辽宁自贸试验区在注册资本总额上位居首位,但平均注册资本并不显优势,数量平平;浙江自贸试验区虽然企业总数不多,但平均资本注册额则鹤立鸡群,高达8000万元,超过排名第二的陕西自贸试验区近一半的数额。这表明虽然浙江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数目不多,但其注册资本普遍较大,极可能是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入驻。相较而言,其他自贸试验区特别是重庆、湖北等其自贸试验区入驻企业的注册资本额度相对偏小。
从各自贸试验区的注册资本来源类型看,浙江自贸试验区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入驻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都远高于其他自贸试验区,得益于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在大力探索油品全产业链贸易便利化。浙江自贸试验区引入了几家属于资金密集型的油品企业,其注册资本金总额占新增企业注册资本近一半的份额,尤其是其外资企业平均注册资本达1亿多元,这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平均注册资本较高的重要原因。
有趣的是,作为平均企业注册资本第二的陕西自贸试验区,其平均注册资本来源与浙江自贸试验区迥然不同,主要是凭借较高的内资平均注册资本,拔高了其整体的平均水平,这可能是陕西自贸试验区引入了大型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所致。
制度创新与推广鄂陕川领先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综合试验区,其核心是制度创新。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不仅要积极复制第一、二批自贸试验区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自身特色追求新的突破。在各大自贸试验区中,湖北、陕西与四川复制推广第一、二批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效果显著,完成复制推广经验超过80项,而河南自贸试验区排名最后,复制完成数量不足湖北、陕西与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一半。
与此同时,自贸试验区也可自主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政府贯彻国发5号文的意见出台28条政策措施;海关总署出台25条支持措施;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制定了推动自贸试验区发展20条;四川银监局印发了银行业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指导意见》;四川省公安厅在公安部给予自贸试验区7条政策措施支持的基础上,增加了6条配套便利措施。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自贸试验区无论企业注册流程与时间还是在通关时间缩短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既减少企业的时间成本,也降低企业的资本流转压力。多数自贸试验区都将注册企业时间控制在2~3天,相比之前的时间压缩了近一半。
通关效率四川名列前茅
各个自贸试验区的海关通关时间也大大缩短。例如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双流片区通过使用“区内流转货物虚拟运抵”系统,将货物通关时间从原来的9.2个小时缩短为9分钟,成都海关关区进口通关提速41.4%,出口通关提速37.5%,在全国名列前茅。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将进出口通关时间降低至1~2天。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保税港实行先验货、后报关的报关程序,且企业无需缴纳关税,只需支付非常低的存储费,既大幅度减少了企业通关成本,也大大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
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新增注册企业、制度的创新与推广以及贸易便利化上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各自贸试验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挂牌满百日,各试验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完成试点任务,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有效经验,各有成效。只有以更坚定的改革决心,更务实的改革举措,更大的胆子、更快的步子,真正为广大企业服务,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改革创新“试验田”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各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服务企业的路上,任重道远。
(作者霍伟东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四川自贸区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宋易珈为博士研究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