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节约利用海域资源 海洋人在行动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7-05-10





  编者按:今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积极推进我国海域资源和海岸线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开展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践行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的具体行动。


  在世界地球日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海洋局海域综合管理司司长潘新春,请他介绍了我国在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方面的情况。


  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问题不断凸显


  记者: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海域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空间资源。在您看来,我国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背景是什么?


  潘新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发展问题,我国海域资源利用存在的粗放、浪费、低效等问题,是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沿海人口激增、耕地不足等空间制约问题开始凸显,沿海地区开始把视野转向海洋,重新认识海洋的价值,由此开始了由陆地向海洋进军的大规模开发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海洋开发利用在广度、深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传统和新兴海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开始凸显。特别是建设用海持续增长,海域资源开发过快、方式粗放、缺乏统筹等问题。目前,我国自然海岸线保有率已不足四成,大量优质岸线资源被工业、港口等开发建设活动占用,百姓亲海空间不足,部分地区围填海造地规模增长过快,利用效率不高,甚至还有一些空间被荒芜、闲置。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着沿海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安全需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我们必须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好包括海域海岸线资源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


  实现海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制度化、规范化


  记者:为实现我国海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国家海洋局做了哪些工作?


  潘新春:为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要求,我们将集约节约用海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矛盾的抓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保障海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一是加强海域资源科学配置管理,要求在保障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国防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和国家重点支持产业等用海的基础上,鼓励通过招投标、拍卖、挂牌等市场化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逐步发挥市场在海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正在制定规范各类型项目用海的标准,明确用海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海域利用率、岸线利用率等,严格控制单体项目用海面积和占用岸线长度,逐步提高单位面积海域的经济效益;三是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建立海域使用金动态调整机制,使海域资源配置向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倾斜,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集约使用海域资源;四是对用海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明确每个项目的用海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提出优化平面设计,倡导以生态友好、环境友好的方式使用海域,保证海域资源得到集约节约利用。


  这些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全面提升海域使用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据统计,2002年~2015年,国家海洋局累计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近10万本,确权海域面积400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760亿元,保障了各行业用海需求。2002年~2015年的13年间,全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从0.4万亿元升至6.46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通过海域资源配置产生的经济产值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60%,沿海地区就业占全国就业的比重均超过40%,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围填海用海,为沿海地区落实国家战略、提供发展建设空间、拉动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利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围填海管控更加严格 杜绝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记者:海域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围填海,更加引人关注。近年来,在针对围填海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方面,有哪些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潘新春:2009年,为整顿和规范围填海秩序,遏制围填海过快增长的趋势,国家海洋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批示精神,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并于2011年联合发布了《围填海计划管理办法》,将围填海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对围填海年度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


  针对围填海的管理,2016年国家海洋局印发了《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办法》,本着节约海域和集中集约布局的原则,严格规范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管理,将新审批的区域用海规划面积控制在10平方公里以内,从制度上杜绝海域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2016年底,国家海洋局起草的《围填海管控办法》获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要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陆海统筹、节约利用的原则,通过严格总量控制,依法科学配置,集约节约利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实现围填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海岸线实行分类保护 加强节约利用


  记者:除了围填海资源以外,近年来我国的海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也逐步受到关注。针对我国海岸线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出台了哪些管理政策和措施?


  潘新春:今年3月底,国家海洋局正式发布实施了《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办法》是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办法》提出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分类保护、促进节约利用、开展整治修复、强化监管督察等制度措施,加强海岸线分类保护,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加强节约利用。对于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自然岸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实施严格保护;对于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作为预留未来发展空间,进行限制开发;对于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提高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优化开发利用格局,全力提高海岸线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事实上,在《办法》出台之前,国家海洋局一直对海岸线资源实施有效管理。早在2008年国家海洋局印发的《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鼓励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和岸线自然情况,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岸线的占用,延长人工岸线,填海造地形成的新岸线应自然化、生态化、绿植化,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公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活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如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本报记者路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长江口杭州湾水质极差

    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6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016年全国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6月29日,环保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就公报答记者问。
    2017-06-30
  • 国家海洋督察全面启动 专项督察围填海失序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按照国务院批准同意的《海洋督察方案》,国家海洋局组建了第一批国家海洋督察组,于8月22日先期进驻辽宁、海南开展以围填海专项督察为重点的海洋督察。
    2017-08-24
  • 《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通过专家评审

    《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16》通过专家评审。《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海洋创新指数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海洋知识创造与海洋企业创新优势明显。
    2017-09-19
  • 我国海洋科技投入效率呈梯度差异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洋企业贡献较大,对经济发展贡献率稳步增强,呈现多中心发展格局。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 4%,科技力量布局地区间差异逐渐缩小,但仍存在显著梯度差异。
    2017-09-25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