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大而全的汽车文化在中国已经盛行了10年,但随着交通环境的恶化以及用车成本的不断增加,人们似乎已经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大而全”只是看着得劲用着难受。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一股新的汽车文化正在悄然生成。
在北京通州区域居住的白领李小姐,在与爱人争执了数月之后,毅然的放弃了福特的新款SUV,进而选择了一台绚丽的嘉年华,完成了自己对精致小车的追求之梦。无独有偶,居住在南京的张女士,终于在自己30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盼望已久的生日礼物——马自达2。
很显然,无论是北京的李小姐还是南京的张女士,她们对汽车的追求与时下的中国购车趋势背道而驰,但这种情况并非偶然。在上海,早上7:30的高架路上,穿梭着一台价值12万的“沪”牌Smart,坐在这台小车里的胖男人正在往写字楼的方向疾驰,他的车牌仅仅比车便宜4万。
在很多人眼里,这些车仅仅是“女性”或“富人”的玩具。但实际上是这样吗?
居住在北京通州地区的李小姐并非纨绔子弟,每天必须要起早贪黑的赶到三元桥地区打卡上班。而南京的李女士更是身在职场的贤妻良母,在30岁的时候才攒够钱开回自己的爱车。而上海的胖男人并不觉得8万元的车牌就一定要选择一台28万元以上的车才不亏本。因为他们都在为自己的需求买单。
在欧洲,很多球星的第一台车都是两厢小车,即便是拥有了无数的顶级跑车后,车库里也少不了一台物美价廉且性能优越的GTi。FIAT 500、甲壳虫、Mini以及丰田的Aygo在欧罗巴洲也许并不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个性车,虽然他们有的富有文化内涵、有的富有设计理念,但获得中产阶级认可更多的还是其无与伦比的灵活性节能性,以及与大车同等享受的豪华品质。
在日本,一位姓柳井的年轻小伙子驾驶着一台“丰田IQ”在东京大学里寻找车位。。这台仅值10万人民币的小车并非是这个富家子弟的玩具,甚至不是为了隐藏身份而刻意的低调,而是他在高校与年轻姑娘“社交”的工具。
在日本的京都,普通上班族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家境殷实的,也很少选择高大威猛的车型。经常被堵在中国城市干道上的越野车在日本并不多见,在日本随处可见的车型以丰田、大发、铃木、三菱的小型车为主。这是因为日本年轻人的价值观与车的豪华与否关系不大。因此,在街上跑的各种各样的K-Car小型车。
K-Car指的是重量在1吨以下,排量在0.66升以下的微型小车。K-Car源自日文,“Kei”在日文中即有轻量、微小之意,所以我们常说的K-Car,就是特指日本独有的微型车啦。
微型车别看小,但是日本却把它做到了极致。从选材到做工,日本的小型车与K-Car依然精细。由于大多数K-Car的设计都是头顶较高,所以乘客在其中的坐姿更加舒适,由于头部空间异常宽裕,所以车内并无压抑之感,而由于坐姿上调,腿部空间也会变得自在许多。日本的小型车内的影音系统、导航系统、倒车辅助系统一个都不少,除了尺寸有变化以外,在使用和质量上都与中型车无异。
以至于世界顶级品牌之一的阿斯顿•马丁直接把丰田IQ“打包带走”,这个原本只走顶级跑车路线的“007座驾”,希望借助丰田的精品K-Car,走进更多家庭和欧亚市场。
而在中国,像“IQ”大小的K-Car仅仅是“无可奈何”的穷人入门级代步车。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何先生,在自己3万元的自主品牌小车上贴了奔驰的车标,并把单排气管换上了带风鼓的双排气管,尽管提速很慢,但却不影响他像摩托一样的发出轰鸣的噪音。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愚昧的“山寨”行为,就错怪他了。因为当你问他为何这样做,难道会骗到别人你开的是台奔驰吗?他会非常认真的回答说:“不是,因为我的梦想是买到一台大排量“大奔”,每天看到这个标就能激励自己挣钱,买更大的车。”
这就是中国比较普遍的汽车价值观,在人们刚刚走进汽车生活的时候,就如同刚刚尝到肉滋味的人,他的目标仅仅是吃到更多更肥的肉,而不是健康的低卡路里食品。但这种行为似乎正在逐渐的改观。就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一样,在经历了10年汽车生活的洗礼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成长有望主宰下一个十年的汽车文化——不再是给别人看的五米车身(在中国,5米是豪华车的最低标准车长),而是追求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小车。
近年来,在中国的路面上,无论是Mini、甲壳虫这些高端个性小车,还是靓丽时尚的雅力士、雨燕等精品小车,已经越来越多的开进了都市的环线上,这些健康“低卡路里小车”的普及,正在逐渐推动着中国消费者的全新价值理念。而比邻中国的日本,似乎发现了这一全新的潜在市场。据悉,丰田将在上海车展带来两款全新量产小型车,小车营销战略呼之欲出。可以预计在未来的几年里,包括丰田等品牌在内的众多精品小车,不再是中国车展里的展品,而是实实在在跑着路上的丰田版的阿斯顿•马丁。当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些小车的时候,“汽车肥肉文化”才能慢慢离开。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