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医药指数整体处于下跌状态,但白马医药股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走势。究其原因,除了市场风格的变化外,我们更看到整个医药行业未来变化的征兆。
中国的医药制造业正在面临质量、创新和国际化驱动的产业升级。基本医疗保险存在总额不足和结构性浪费的现象,总额不足主要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筹资水平低,会有一个长期渐进式的提升;结构性浪费主要是医保资金缺乏有效监管,过期原研药和辅助类药品占用了巨大的资金。针对过期原研药,中国政府从2016年底开始推行仿制药一致性再评价,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通过一致性再评价的品种将在医保和招标上享受优待,有望逐步替代过期原研药高达2000亿元左右的市场,是一个确定性的产业机会。
中国医药制造业历史积淀薄弱,更多企业依赖渠道而不是创新获得发展。针对创新药进医保周期过长,影响产品放量和企业收益实现,2017年我国探索医保谈判机制,未来创新药有望动态调整,进医保时间周期大幅缩短。当前,国内外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多数海外近几年获批上市的新产品无法在中国上市,中国企业有机会通过引进、并购等模式快速实现追赶。由于中国药品审批制度的改革,海外创新药进入中国的过程大大缩短,一个海外二期完成的品种将只需要完成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中国上市时间将缩短为3~4年。中国药企过去的成功案例多数由营销和政府事务驱动,未来的成功唯有靠质量、创新和国际化驱动,行业集中度将迅速提升,优质企业获得更好的成长机遇。
未来,药品创新驱动发展、质量保证品质将带动优质药企脱颖而出。随着政策的落地,医药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巨变,创新为先、质量为本的药企也会呈现出较好的投资机会。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