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陈功,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副研究员吴斌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药物经济学最核心的就是性价比,可以从大的层面给国家提供参考数据。
陈功表示,每位患者都在算治病花销与效果这笔账。对于国家来说,要不要将此药物纳入医保,同样需要考虑医疗花费和带来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基于这个理念,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协会提出来,要考虑性价比。陈功举例道,英国NICE指南(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指南)站在全民医保的角度,衡量药物是否能以合理的经济代价为患者带来生活质量改善及生命延长。指南中提出,所有的治疗方法都要考虑价值,这个价值包括花费、带来生存的改变、可及性、安全性等。
陈功与吴斌通过抽样调查,对中国目前已经能够用到的两个肠癌靶向药物,进行了药物经济学研究。据了解,此项研究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规定,当 ICER<1倍人均gdp时,表示新的治疗方式增加的成本是值得的;当icer<3倍人均gdp时,增加的成本可以接受;当icer>3倍人均GDP时,增加的成本不值得。
陈功表示,如果能延长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增加的钱不超过3倍人均GDP,这就表明新的治疗方式是有性价比的,值得考虑。
陈功介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药物是有经济学价值的,性价比优势也比较明显。陈功指出,这项研究是中国学者用自己的数据、自己的研究,来寻找一些真正符合国际临床要求的治疗方法。该项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虽然这次研究仅是局部地区的抽样调查,不能代表全国,但是可以为以后的更广泛的研究提供借鉴。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