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品结构调整步入快车道


来源:   时间:2010-04-08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目前,国内新医改深入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持续加剧。“从国内外市场表现来看,我国制药业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转型的任务非常紧迫。”中科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说。

  品种调整刻不容缓

  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介绍,去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18%。其中,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4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0%。化学原料药产量94.2万吨,出口比重超过1/2,占全球化学原料药贸易的1/4。“我国已成为世界化学原料药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制剂方面,能生产24大类,50多个剂型,3500多个品种,临床所需用药基本都能生产供应。”潘广成表示,当前,我国制药行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仿制药品多,原创药品少,低水平重复严重,能源消耗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制药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提高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额达55亿元人民币,增速为32.9%。其中,中药出口金额为2.8亿元,增速为45.45%;西药出口金额为34.7亿元,增速达36.5%;医疗器械出口17.8亿元,增速达24.8%。“从医药产品出口变化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受出口退税等支持政策影响,中成药、化学制剂、生化药物等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增速较快,分别为37.6%、41.8%、53.9%。”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说,虽然增长很快,但高技术含量产品在出口医药产品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制剂仅占出口总额的3.9%,生化药物占5.2%,而中成药还不到1%,仅为0.68%,这说明我国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出口增长空间仍然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及水平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制造”行销全球。“然而药品却是个例外。”陈凯先遗憾地说,我国医药产品大部分不能以“药物制剂”销往欧、美、日等主流市场,只能以原料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方式出口。“这凸现出我国医药品种结构存在一定问题,产品技术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低,在国际竞争中受到制约。”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我国医药产品结构有两个方面亟待改变:从生产品种来说,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寥寥;从出口品种来说,主要以原料药为主,制剂寥寥。“这两种状况都必须加以改变。”于明德强调。中药在国内市场上的权重也是产品转型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创新引领产品转型

  提到我国医药产品转型,众多专家无一例外地表示,必须不断加强制药业创新工作,加快产品转型步伐。

  “多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倡导、促进药物创新工作,使企业以创新主体这一角色登上历史舞台,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工作,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于明德说,以石药集团为例,经过十多年艰苦磨练,该公司将自己研发的专利药物授权给韩国、美国等,这在中国制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工业已走过了‘先生存后发展’的阶段,经济和科研水平大大提升,我们已经有能力进行药物创新工作。

  潘广成说,应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新产品和新技术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在化学原料药方面,以工艺技术二次创新为手段,重点开发和推广酶法生物转化、手性技术、结晶技术以及三废处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高效节能环保等一批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巩固和提升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优势。在药物制剂方面,应用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将现有的药物片剂、注射剂和胶囊等传统剂型开发成控缓释制剂或靶向制剂等,提高药物制剂产品的技术水平,争取在国际药物制剂市场上实现新突破。

  陈凯先院士认为,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产品转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根本方法就是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品种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制剂的研究。”陈凯先说,一种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价值不单单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同样取决于制剂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制剂水平不高是某些国产药物疗效还比不上同类进口药的原因之一。

  作为药物化学家,陈凯先院士强调,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一些治疗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加强中药创新研究,把传统中药打造成符合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治疗产品极其重要。他表示,目前全球生物医药发展势头很好,中国制药业应该迎头赶上。“在美国FDA近几年审批的新药中,生物医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应在基因工程、基因治疗、抗体药物方面快速发展,尽快做到与国际同步发展。”至于化学制药领域,“要跟踪国际药物研究新理论的发展,及时调整新药研发思路,以进一步与国际前沿科学技术接轨。”陈凯先说,上世纪90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基础上,药物研发建立了体外的、分子水平的高通量筛选系统及药物早期评价系统,虽然也发现了一些新药,但与人们的预期尚有差距。如今,研发人员开始探索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新药发现和研发的新策略、新技术,以及加强活性化合物与候选药物“早期发现,早期淘汰”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更快捷、更高效地进行药物研发。

  “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给我国医药业产品创新带来了曙光,使产品结构调整前景变得更加清晰。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药物创新水平将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一批针对重大疾病治疗的创新药品及新制剂将面世。“‘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还有改造一批现有药物大品种的任务。”陈凯先说,有些老品种目前临床仍在大量使用,但技术上还比较落后,原材料消耗大,产物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等,国家将组织专家、企业进行攻关,使一些重要的大品种技术水平迅速提升,也增加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