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方芳,艾美士市场调研有限公司中国区客户总监
首先让我先来分析一下目前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变化。放眼全球17个新兴医药市场对整体市场增长的贡献的比例可将之分为三个等级。中国处在一级。美国曾经是医药市场主要的拉动者。09年表现比预期好,复苏很快。预计在未来五六年新兴医药市场对全球贡献将维持在40%,到2012年63%的增长会来自于这17个国家。
中国医药市场现在排在全球第五位。预计到2011年,能排在第3位。到2018年超过日本成为全国第二大医药市场。
带动中国医药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1. 有力的宏观环境。
2. 行业自身完美的结果。
3.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超过日本。人口老龄化导致慢病的发病率增高。原来以抗生素生产为主,现在逐渐转为慢病和肿瘤用药。
4. 医改花更多的钱在市场里,对市场增长是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5. 来自药企:企业自己本身投入的增加
这五个因素带动了过去五年医药市场的增长。预计未来5年仍能保持20%的增长
这5部分对外企业的影响意义主要在于短期营销。比如今年10月份,医保目录重新增加,对外企短期业务影响很大。另外一个是价格的影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会被降价。现在在中国国内企业对外企有意见。因为很多国外药品已经过了专利期,但却享受着很高的价,高很多倍。外资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很依赖于这部分成熟产品,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有的产品进入医保目录,要降价到什么地步才能平衡价格和数量的比,做最大化销售。很多公司都在做这方面准备。对本土企业也是一样。
此外,社区医院与基本医药目录有很大关系。而对于外企这是新兴市场,因为以前他们这一块很弱。这对于本土企业却是很大的机会,因为以前就在做。要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值得考虑。
在过去五年间。大医院的增长有限,但是社区医院数量翻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家原来是三级医疗,现在把一些二级医院变为社区中心。但是不管怎么样,社区医院的门诊数和门诊病人数的增长都远远超过大医院。
社区医院用药量排在前面的是中药,心血管,消化,代谢。这个与大医院不同。
现在外资公司进入本土是很有系统性的,对于本土药企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经济危机对制药行业的影响
关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学家做了各种假设。针对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制药行业的变化主要以下部分。
第一,病人反映。西方国家失业率高,所以在经济危机时可能选择仿制品这样比较便宜的药。患者对药品价格的敏感度提高,选择便宜药。延缓治疗,原来治疗比较及时,现在能不治就不治。
第二,对制药企业的压力。企业会谋划怎样减少支出,精简产品线,中国不明显,但国际企业裁员现象较多。另外就是兼并每天都在发生。对医疗系统,会改变处方类型,改用仿制药。支付方式中,自付比例会增加,药品要定高价,要循证医学的支持。加强监督力度。
第三, 政府一些长期的政策反映,原来对医药行业支持力度大,现在可能比较保守。
中国制药企业的市场情况和机遇
03年全国前十位医药市场。扬子江,丽珠,哈尔并。09年扬子江在第五,而且增长很慢。市场排位有很大变化,第一军团现在都是外资企业。比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强生、葛兰素现在在中国看不到了。这些变化对我们的启示是:医药行业是机会和挑战并存,没有一个特别强的领导者在,所有医药公司差不多。如果政策对头,执行很好,可能就替代别人超过别人。
原来界限市场非常清楚,传统的外资企业,仿制药的企业,OTC,中药企业。而现在界限模糊了,外资公司也进入社区医院,也走普药,也有OTC。本土企业也进入有专利药的产品。市场模型越来越融合
企业要成功要明确三个问题:
第一, 即远景目标,今天有10亿的销售,5年后是不是有50亿到100亿的销售。
第二, 应该在哪个市场做?做普药?做专科药?
第三, 怎么运作?
一个企业要发展得好,要运作,这三个方面一定要协调一致。否则志向成不了现实。一旦决定进入哪个领域,一个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就决定了。要看清楚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成熟度,才能选择自己的企业,想清楚走那条路,在那个市场竞争。
然后再决定怎么达成这些目标。怎么扩张,营销策略,产品组合。策略清楚要考虑商业模式。针对谁,覆盖那一部分利益相关方。最后要决定做什么,价值定位在哪里。
我们的制胜之道在哪里?
第一, 正确的对市场的评估和理解
第二, 正确的产品组合,取得目标市场
第三, 经营,执行,商业运作
只有这些都做好了,企业才能成功。
模式的问题
从三级医院,到二级医院,到社区服务中心。现在很多二级医院没有了。这些市场的复杂程度,医生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三级医院要专业化的医疗市场,医生非常重要,要专业的推广代表来做。社区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患者的自主权是较多的。
社区医院飞速发展,对市场的变化和冲击是很大的未知性的,我们要医改的下一步进行情况来判断。包括社区医院对于零售是否是冲击,也是同样道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