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外包或成创新药物突破口


时间:2010-07-20





  “近年来全球生物药物生产向亚洲转移,医药产业链正在形成强劲的外包冲动。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司高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放缓、成本压力提高、专利药即将到期等现实问题,大型制药公司加大了对工艺开发、临床用药和上市药物生产的外包力度,而在外包领域,中国有着人才、技术等优势,中国的生物外包有非常好的前景。”

  目前,新药研发管理法规不断严谨完善,药品研发过程变得更复杂、更耗时、费用更高。据统计,在美国一个新药从实验室发现到进入市场大约耗资3.5亿美元,一个新药从其发现到上市平均约需12年,而开发期的延长就使其上市后享有的专利保护期减短。特别对于一个销量大的药品,每延迟一天上市就意味着年收入减少100万美元。

  制药企业不得不尽力缩短新药研究开发时间,同时控制成本减少失败风险。一些药企把部分工作委托给专业公司,以降低成本缩短时间。近几年中国成立了多家生物制药CMO、CRO公司。

  近年来,跨国公司同样对我国的生物药物生产能力倾注越来越多的关注。2007年、2008年,基因泰克、强生、礼来等派人来华探路,去年以来,跨国药企已经派出了有关方面的高级专家或管理人员长期驻扎我国。显然,生物药物生产在我国产业升级的时刻正在来临。

  随着生物制药服务外包业务不断增加,中国引进了一些国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这些试验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化程序进行操作,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研究结果达到国际认可要求。这些提高了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生产工艺与临床研究水平。业内人士分析,为跨国药企做外包服务,是积累经验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经道路。

  高峰表示,目前我国有几千家药厂,大多数医药企业在模仿、跟随中前行,截至目前,中国本土还没有多少原创的一类新药,而没有创新,缺乏核心竞争的药企必不能成长为有竞争力的药企。美国药企的崛起创建了巨型药企的典范,日本药企的崛起没有重复欧美药企的路径,以色列、印度等药企的崛起又创造了新的模式。历史会重复,但不会完全重复。未来还会有新的药企崛起,创造新的崛起模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崛起模式是中国大多数药企带头人思考的问题。

  高峰透露,医药创新总投资额达1.2亿美元的CMO项目今年一季度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将建成我国第一批符合欧美标准的生物新药开发和放大生产线,中美奥达的总裁高峰告诉记者,这笔融资成功后,他们将致力打造亚洲最大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生物药物工艺开发中心,这个重量级的收获将打破当前国际生物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的格局,实现我国生物药物向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

来源:药品资讯网信息中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